中国4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年率将于5月7日公布,前值为-3.5%。目前市场普遍预计,4月进出口压力显著加大,出口增速或较3月明显下滑。
4月官方制造业PMI分项指标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33.5%和43.9%,比上月下降12.9和4.5个百分点。部分制造业企业反映新签订的出口订单锐减,甚至已开工生产的订单被取消。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指出,国外疫情加速扩散,全球经济活动剧烈收缩,进出口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外贸面临较大挑战。
中银证券指出,4月PMI指数虽然在扩张区间,但是经济复苏并不强劲。数据上的“V”反弹更多是由于数据的环比属性,经济上实际仍在底部,海外疫情的负面影响通过进出口继续向国内传导。4月外需继续恶化,大概率会反映在进出口数据上面。
海通证券表示,受益于国内复产带来的前期积压外贸订单交付,3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跌幅均有收窄,但订单积压因素不可持续,外需仍是主要影响因素。4月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PMI均已下滑至40%以下,指向受疫情影响外需或有明显走弱。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分析称,前期积压订单陆续交付对出口的提振仅是暂时性的,我国出口下行压力并未解除,预计2020年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区间为-8.8%至-29.6%。
国泰君安预计,4月出口增速将回落至-18.7%。4月主要经济体景气度显著回落,4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速创2009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国内4月PMI中出口新订单也明显下降。
中金固收预计,4月出口同比或下降20%左右,增速较3月明显下滑。国内3月复工后,企业加速完成此前拖欠的订单,且国家出台外贸退税等政策扶持,而发达国家3月中旬才开始相继封锁经济,新兴市场因疫情较轻而封锁不严,因此3月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冲击。
外需的冲击可能更多会在4月及之后的贸易数据中显现。3月下旬开始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管制和停工停产导致纺织、家电等行业出口订单明显下滑,而海外停产导致全球电子产业链停摆也会制约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钢材等产品出口也面临下滑。4月欧美制造业PMI初值均出现断崖式下跌,我国PMI新出口订单也大幅回落12.9个点至33.5,反映外需明显萎缩。从出口运价看,3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较3月继续下滑,同比增速逐周回落,显示出口需求持续走弱。
光大宏观表示,进出口压力显著加大,预计4月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0.9%。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4月欧元区Markit综合PMI为13.5(前值29.7),美国ISM制造业PMI为41.5(前值49.1);4月韩国出口、进口同比-24.3%、-15.9%,其中对中国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1.8%、-17.9%;4月越南出口、进口同比分别为-3.5%、-2.4%。
商务部也指出,当前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以需求端为主,外需不足、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挑战前所未有。商务部对重点地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摸底显示,当前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在手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拒收拒付风险上升、新订单减少、供应链受影响、国际物流受阻、资金压力增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