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华人眼中的法式抗疫。
3月28日晚,法国时区进入了夏令时的节奏,原本要拥抱春天的时节被疫情打乱了日常。
在巴黎攻读博士学位的邵慧慧不禁在朋友圈感慨:“转眼竟然已经隔离了近两周,家楼下的小幼儿园关闭后过于安静,每天只能听到教堂的钟声和越来越频繁的救护车声音。今晚要改夏令时,本来是特别让人开心的事。春天来了。希望几个月疫情之后地球还是一颗好球。”
就在转换夏令时的同一天,她身处的法国也正在对抗疫策略做出转变。当时一个强烈的行动信号就是,法国卫生部已向中国订购总共10亿只口罩。法中两国间将搭建起“空中桥梁”,接下来每周将会有4趟航班来执行口罩交运工作。
近期法国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早在3月28日政府发布会上,法国总理菲利普就强调,法国目前遭遇的是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见的公共卫生危机。菲利普表示,目前法国疫情发展很快,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每三到四天就会翻倍。法国防疫的战斗刚刚开始,4月的前15天会更加困难。
目前看来法国正在经历艰难的疫情高峰期,截至4月7日晚间,法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达109069例,成为全球第五个确诊患者超10万人的国家,累计数据超过了德国,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法国患者的死亡总数达10328例,超过了一万例,其中养老院死亡人数为3237人。
此前,欧洲精准医疗平台首席科学家鞠丽雅曾向21Tech记者介绍过,法国抗疫之初就严格保护养老院,实施蓝色计划,并且让老人们都待在房中不外出。但是现在看来养老院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病毒的强势侵入。
而病毒的“狡猾”之处还包括,最初让人们误以为只有老年人容易感染,同时一开始3%-4%的病死率数据也容易让外界忽视其严重性,相比于SARS的病死率10%、流感的病死率0.1%到0.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迷惑性。而对于有着流感抗战历史的欧洲国家而言,首选近似流感的处置方式,但是现在法国的病死率已经达到了9.47%(corona.help截至4月7日的数据)。
为此,法国的封锁措施进一步加强,例如限制出行、减少传染、增加重症监护能力、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等措施。据报道,法国的罚款颇为严厉,比如不按规定带兔子出去散步,罚款135欧元,即便外出买一根法棍(被怀疑为了多次外出而每次只买少量食物),也会收到罚款135欧元。出行的限制也更加严格,法国内政部7日晚间还宣布,自8日开始,进入法国领土将需要一份证明,目前提供三个版本:从国外到法国本土、从国外到法国海外省、从法国本土到海外省。
此外,法国乃至欧洲对于口罩的观点也在变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要求普通大众也戴口罩来保护自己。同时,法国检测数量也在迅速上升,这也是近日法国确诊人数上升的原因,比如4月4日增长了2万多例,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面积的检测其实有利于隔离以及采取后续治疗措施。
而疫情在法国、欧洲蔓延至此,也是令人诧异与揪心。法国无论从人均GDP还是人均医疗资源,都是中国的好多倍,对于医疗体系也是高度自信,但是他们太久太久没有遇到过疫情这样的大灾难。
旅居法国的Pauline告诉21Tech,法国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确实有一个过程,她男朋友(法国人)开始时对她的高度警惕甚至很不理解。邵慧慧也说:“我觉得法国的认知从上到下都比较滞后,而疫情却是三天就翻倍,一周就恍如隔世的事情。他们一直强调卫生系统的根本原则是压平曲线、不收轻症、避免挤兑医疗资源。但我觉得法国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首先是个‘传染’病,在传染源和路径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病例只会越来越多,而重症的比例又是稳定的,曲线又如何可能压平呢。”
因此也带来了行动的滞后,当然每个国家制定政策都需要面对复杂的国情。即使在法国内部,也会有多个派系,所谓群体免疫也是政府面对国情、基于群众基础而提出。除了人类和病毒之间的物种战争,现实中还有诸多政治因素、跨文化隔阂引发的争议同样令人惊愕。从口罩开始,就有复杂的背景因素,理解、沟通、去除刻板印象、拥有更多的包容和同理心,一切都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
在各种冲突的旋涡中,21Tech记者采访了在法国当地的华人,听一听他们所见的法国抗疫。
巴黎城内的惊险和幸运
自述者:邵慧慧,目前在巴黎攻读博士
最近封城以后的主要感受是惊险中的幸运,说惊险是因为我们学校比较早就有了集群感染,3月7号法国刚刚有一千例确诊,我们就收到校长的邮件说他“光荣成为本校第一个确诊者”。接着慢慢知道学校领导层一半确诊一半在隔离,没有一个人能到岗了(虽然都安慰我们说是在远程在家工作)。那时候学校依然没有官方停课,直到马克龙在3月12号电视演讲后才正式要求大家开始停课。
然而,就在学校出现确诊的前两天,3月5号,大家还在进行全法教育系统大罢工。我们学校为此做了几乎快一个月的动员,每周都放映法国教育现状的纪录片,在全校的走廊张贴动员海报,但其实从2月28号以后法国就不断地增加社区感染。
记得3月4号晚上我还参加博士生院的月度例会聚餐,当时身边已经有非常敏感的华人同学看到法国病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