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集团年产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
中国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之一潍柴集团近日宣布,公司在山东省潍坊市建设的年产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
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介绍,潍柴集团把新能源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2018年正式启动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厂项目建设,历时一年多时间正式建成投产。工厂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将批量交付国内客车企业。完成整车组装后,集中投放到潍坊市的公共交通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示范运行。
潍柴集团是中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应用领军企业,2019年以来,先后在山东潍坊、聊城、济宁、济南等地批量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数据显示,潍柴集团所在的山东省,已建有3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1000kg固定式加氢站,7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0多辆。
目前,潍柴集团拥有覆盖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单电池、电堆、发动机、动力总成及整车的全套研发试验台架,具备了完整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测评能力;建成了两万套级产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线,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
中铁四局:黄黄铁路复工复产
记者从中铁四局方面获悉,近日,随着中铁四局承建的湖北省黄冈至黄梅铁路跨麻阳高速特大桥13号连续梁开始施工,标志着黄黄铁路正式迎来复工复产。
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线路组成部分,黄黄铁路线路北起武冈城际黄冈市黄冈东站,向东南途经浠水县、蕲春县、武穴市、黄梅县,正线作为京九客专湖北省南段接入孔垄功能站进入九江,全长125.12公里。黄黄铁路是一条高标准、高密度、大能力的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武汉至黄冈仅需15分钟,至杭州只需3小时便可到达,对于完善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辐射带动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该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分布在湖北省内外多地。为确保复工复产安全有序进行,中铁四局根据湖北省关于复工复产的要求,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积极做好务工人员返岗服务工作。通过包车从黄梅小池、江西九江接回工人240余人,劳务人员返岗时,进行了严格的核酸检测和体温检测。中铁四局黄黄铁路项目部为管理人员和劳务工人发放了口罩、消毒液、体温检测器等防疫用品。在做好项目疫情防控的同时,项目部制定了一系列复工复产方案及实施细则,快速完成复工复产手续审批,通过加大人员和设备的投入,把滞后的工期抢回来。
据悉,此次复工的跨麻阳高速特大桥位于黄冈境内,是全线首个复工工点,跨京九铁路转体桥、铁家冲一号隧道等主要工点均已同步实现复工复产。
攀钢集团向印尼雅万高铁
发送首批近4000吨钢轨
记者近日从攀钢集团了解到,首批由中国发往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的近4000吨的百米长定尺钢轨,已经抵达广西防城港码头,准备卸车对钢轨进行再加工后装船。该批钢轨是3月底从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的钢轨生产基地装车出发的,发船后预计两周时间到达目的地。
经过持续数年努力,目前雅万高铁项目施工进入关键阶段。作为项目唯一的钢轨供货商,鞍钢集团旗下的攀钢集团提前为用户制定了个性化的钢轨选型、焊接及运输方案。
据悉,雅万高铁项目用轨全系列共9个品种,正线铺轨279.4公里,站线铺轨28.9公里,道岔轨铺设79组,攀钢集团将分批生产运输。
“我们按照时速350公里用轨标准来生产,采用最严格的内控要求进行制造,并将在焊接及使用技术等方面提供整体服务。”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轨梁厂厂长杜健介绍,通过优化冶炼和锻造工艺,确保每一根钢轨的品质经得起检验并可追溯,助力雅万高铁早日建成、安全运行。
武汉城市用电量稳步增长
三大产业用电增速快
连日来,武汉城市用电最大日负荷持续攀升。截至4月1日下午,武汉电网最大日负荷增长至561.9万千瓦,较一周前增长三成。汽车制造、电子通信、医药制造等支柱产业用电负荷增速快。
武汉电网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电网。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后,武汉电网负荷较去年同期下降近四成。近日,武汉公共交通逐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武汉城市用电负荷也同步攀升。
据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贾凯介绍,从3月22日开始,武汉电网最大日负荷由434.4万千瓦增长至561.9万千瓦,日均增长率3.4%。3月28日,武汉6条地铁线路恢复运行,当天新增18万千瓦负荷。
据武汉电力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电力部门推出惠及武汉所有非能耗大工业、工商业企业的“九五折电价”,以及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这些措施预计可为武汉企业减免电费3.89亿元。
中欧班列(西安)
往返程车数双双破万车大关
记者近日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30日,中欧班列(西安)去程和回程车数双双破万车大关。
3月30日,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达13列,创单日开行历史新高。满载瓷砖、空调机、冷柜等货物的X9003次列车驶出西安新筑车站,开往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