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学家预测,如果按照3月30日播报的情况,法国将死亡6万人。...
1月25,欧洲精准医疗平台首席科学家鞠丽雅前往法国一家电视台录制疫情类节目,鞠丽雅是中国裔的免疫学家,又在法国工作多年,电视台的朋友邀请她以学者的角度进行解析。
“当时我就讲述了戴口罩是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方式。这家电视台收视率很高,我认识的几乎所有朋友,包括一些官员看了,都很认可我的发言。但是我却被医院的上级批评’不符合(法国)政局思路’。”3月29日,鞠丽雅在接受21Tech记者视频采访时,不无遗憾地回顾道。
当时法国还未进入一级防御阶段,1月24日,法国刚刚出现第一例患者,是来自武汉的输入型案例。直至2月25日,第一例和中国无接触的法国人因新冠死亡,一级防御才被拉响。随后,法国便和英国、美国一般,采取了群体免疫疗法,将新冠看做更强的流感来对待,直到3月17日,法国才正式封城。
但是大家发现前期疗法并未见效,于是3月24日治疗新冠的专家团队换帅,从24日开始法国密集地发布举措。然而一直到3月27日,法国关于新冠信息的官网上,仍然没有带口罩的建议,而口罩,也只是各方对于抗疫认知区别中的一个争议点。
但病毒可不理会人间的争论,只管肆虐。
3月28日,法国的新增达到了法国新冠史的最高峰。根据法国卫生部当天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28日,法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7575例,较前一日新增4611例。根据最新数据,截至3月29日,法国的累计病例数目达到了40174例,在欧洲国家中排在第四,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
在28日的疫情发布会上,法国政府表示:目前法国遭遇的是一个世纪以来前所未见的公共卫生危机。同一天,报道称法国卫生部已向中国订购总共10亿只口罩。
这似乎是一个转折点,但是在鞠丽雅看来,法国的行动还是太慢:“政府采纳了’大流感’和’被动免疫’的错误理念,只进行被动重症接诊,拒绝推广大面积检测,造成大面积感染源不明的传播。”
从很早开始,鞠丽雅就不断疾呼,法国需要进行更多检测,转被动为主动,目前法国是欧洲比较发达国家里检测数量最少的国家。“法国和中国的最大区别在于,法国是被动接诊重症,中国是主动检测管控。管控的关键是检测和隔离。说远一点,亚洲国家做的好,和千百年农耕文化和宗教相融的集体观有关系,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西方的游猎文化和宗教隔阂,引申的阵营理念,拒绝接受不同党派体系的建议。”
“但是病毒的特性就是我要繁殖,这是物种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政治都没有关系。”
鞠丽雅告诉记者:“现在法国疫情正在进入高峰,而且是高峰平台期,这个持续期到什么时候难以确定,这也是法国现在的最大问题。从3月21日起,确诊病例每天净增2000-3000人,从3万例到4万例仅用了2天时间,这种状况估计还要持续1周,甚至更久。”
眼下,令鞠丽雅痛心的还在于法国医护人员感染严重,“目前法国有490名医护人员感染,5名医生去世。现在一线医护人员缺少医疗物资,他们几乎是’裸妆’上阵了,而一些小城镇的医生更加容易感染。法国的医疗系统虽然在西方国家中名列前茅,但是也经受不住新冠的打击。”
随着法国疫情发展,不少朋友向鞠丽雅反馈说,你的预测又中了,鞠丽雅则回复道:“我希望我的预测是错的,要不然太sad了。”
以下是21Tech记者对鞠丽雅的专访内容:
确诊人数超4万何以至此?
21Tech:您觉得法国疫情变得严重,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鞠丽雅:按理说,有中国的经验和一个月的空窗期,法国应该提前做好应对。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现在的政府和早期的专家轻敌,没有预料到新冠的凶猛,而且采取历史上比较有经验的流感应对模式。法国11人的新冠专家委员会就以流感病毒,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心理学家为主导。
流感在法国有很完整的应对模式,但是不要忘记一点,流感已经在欧洲从1918年开始流行了100年,每年都有大量的疫苗,每年法国有大量的人群疫苗接种,比如65岁以上的人是免费接种的,所有的医院、企业、机关都会组织接种疫苗。
所以在有疫苗的情况下,流感的死亡率不高。但是新冠是全新的病毒,人体对它没有抵御力,一旦出现重症是很恐怖的。目前新冠的死亡率是流感的30倍到40倍,流感死亡率是千分之一,新冠是3%-4%左右,但是现在意大利已经到了11.03%。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法国就采取流感的模式,和群体自然免疫的模式,从所有的举动来看就是一个被动的接诊重症,而不是主动检测。轻症不检测,症状严重一点的可以检测,但是可以不住院,就在家里隔离。所以这是一个轻拖重、重脱死的过程。
第二个原因是口罩使用的误导,在中国,从发生新冠第一天起就说明了要戴口罩,但是法国政府和媒体一直到3月22号还在说口罩无用,洗手就可以。反复在媒体强调,“只有生病才戴口罩”宣传,将戴口罩的视作病人,也使得大家害怕戴口罩。
第三个原因是执政官员保持着西方的阵营理念,向英美看齐,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