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信息量巨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部署进一步畅通产业链资金链,推动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要求更好发挥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业纾困发展。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券商中国报记者表示,对普惠金融服务达标的银行定向降准本身就是一项既定的政策,每年都会进行一次,主要意义在于鼓励银行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有十大关键表述:
1、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
2、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
3、做好筹办春季广交会的准备工作,大力促进对外贸易合作。
4、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
5、对近期出台的减税减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
6、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分区分级实施精准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7、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预付款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进行融资。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
8、以优惠利率资金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农业和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要进一步把政策落到位,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更好保障防疫物资保供、春耕备耕、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等资金需求。
9、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并额外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10、在落实好近期已出台各项政策、努力减轻疫情影响的同时,要抓紧研究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11日晚间,美股低开后跌幅扩大,道指、标普500指数双双跌逾3%,纳指跌逾2.6%。而代表A股先行指标的富时中国A50指数探底回升翻红,此前一度跌0.7%。
看点一:六项举措稳外贸稳外资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一是对除“两高一资”外所有未足额退税的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三是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四是做好筹办春季广交会的准备工作,大力促进对外贸易合作。五是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六是对近期出台的减税减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商务部、海关总署等相关部门同各级政府全力帮助外贸、外资企业渡过难关,积极保障复工复产,以确保出口订单及时交付。“稳外贸”、“稳外资”,看“中国制造”力量。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年对外贸易总额,已占GDP总值的35%以上,稳住外贸基本盘,事关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额近八分之一,我国年吸引外资金额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十分之一,尤其是2016年至2018年,我国吸收外资连续三年逆势增长。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中国外贸发展韧性足、余地大,创新能力强。疫情对外贸领域供应链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生产配套层面,产品集成遇到暂时困难。这种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也是完全可控的。
看点二: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
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分区分级实施精准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
一要根据疫情形势完善复工复产防控指南,发挥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作用,建立跨部门工作专班,加强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二要加大国际协调合作,通过增加国际货运航班等措施,维护国际供应链畅通。
三要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大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预付款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压力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进行融资。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比例。
运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施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整体利率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一系列应对措施灵活适度,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日表示,金融机构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