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规模工业企业开工率"领跑"国资国企"容错免责"再推改革
时间:2020-03-09 00:00:00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给予干部适度的‘试错权’,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工作损失、发展损失夺回来。”山东省国资委日前出台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职行为容错免责清单》(以下简称《容错免责清单》)提出。

3月3日,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山东推进国企“倒计时”改革、实现改革任务,2020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3月1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2605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5%;复工人数413.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8.3%。在山东省16个地市中,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日照6市复产率达到100%。

开工率99.5%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其春节后的复工率一直位居全国各省首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3月1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开工2605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5%;复工人数413.1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8.3%。《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获悉,在山东省16个地市中,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日照6市复产率达到100%,济南、青岛、泰安、威海、德州、菏泽6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该资料介绍,3月1日,列入电网统计复产工业企业达产率为76.29%,较前一日下降3.57个百分点,其中聊城90.46%、威海85.65%、潍坊84%,列前三位。当然,疫情防控仍是重心。

2月27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关于分行业精准强化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聚焦重点领域,根据行业特点,施策加强疫情防控。《指导意见》中涉及食品、纺织服装、家电、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冶金等9大行业。记者注意到,上述行业较为明显的共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导意见》提出,9大行业的企业除必要的消毒等措施外,提倡企业更多地采取线上办公、“远程办公”等方式。

而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性,《指导意见》也做出了不同要求。如针对冶金行业,要突出黄金和稀土等重点领域企业,对井巷采掘作业区进行定时清洁、消毒、通风,黄金珠宝加工以及钢铁、铝、铜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按需组织生产和物料采购,减少上岗职工人数。国企“试错权”

同样,山东省亦是国资国企大省,省级国有资产监管规模居全国第五。《容错免责清单》提出,将给予国有企业负责人适度的“试错权”,保护宽容思想解放、勤政干事和敢于担当的干部,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工作损失、发展损失夺回来。山东省国资委前述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对山东省属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该负责人称,疫情发生后采取的交通管控、人员限流、停产停业等措施,给企业带来了订单下降、开工率不足、固定成本负担加重、上下游产业链不畅等一系列影响,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流动性风险明显上升,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记者获悉,《容错免责清单》适用具体情形分为战略管控、改革创新、资本运营、经营管理、科技创新、应急管理及其他等7大类24条。

山东省国资委网站介绍,山东省属国资企业共有39家。该委上述负责人解释,此措施目的是在经济开局不利,同时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情况下,鼓励国资国企负责人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在政策允许、程序合规的前提下,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为改革创新者“撑腰打气”。据悉,山东省多次出台政策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而目前的主题是进一步突出精干主业,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资源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山东省在推动各企业要素向主业聚集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国有资本重组整合,在省级层面“合并同类项”,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团,提高国有资本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公开资料介绍,山东省对省属国资国企还提出,多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在“补链、延链、强链”上下功夫,确保2022年完成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

山东省国资委上述负责人坦言,2020年是山东推进国企“倒计时”改革、实现改革任务至关重要的一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