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到处询问,是否还能买到热那亚回国的机票,米兰机场不敢去,罗马太远,原来可以中转到北京的法航、汉莎早都已经停飞了北京航线。最终还是只能留下,也做好了继续居家的准备,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疫情下缺乏防护的出门工作。”一位身处意大利的中国人,在微博上留下这样的话语。
这天是3月10日(北京时间),意大利宣布“全国封城”,这样的选择题也就不必再做。
就在当日,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9例。
各地要如何严控疫情“倒灌”?
疫情“倒灌”压力陡然加大
3月8日晚上8点,当身处意大利的微博博主“意大花”开通直播时,一大批观众拥了进来。在视频直播1分多种后,“意大花”就开始回应观众的提问:他不回国的原因。
“坐飞机回去容易感染,我不太敢坐飞机回去。”他如此回应道。
但是,有不少人已经或者期望踏上回国的班机。
“我刚到上海,现在还在飞机里等检查,马上去隔离。一蹭上网就听说意大利封国了?”一个刚刚从意大利回国的人,3月10日在微博上表示。
截至当地时间3月9日18时,意大利已有9172例新型冠状肺炎确诊病例,成为除中国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从单日增量上看则排名世界第一位。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境内疫情的减缓,如何预防境外疫情“倒灌”,成为疫情防范的重点工作之一。
进入2月底3月份初,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开始报告境外输入病例。其中,北京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数量较多。
根据北京卫健委的消息,截至3月9日,北京新增报告疑似病例9例,其中境外输入7例;密切接触者19人,其中境外输入17人。外地来京病例25例,境外输入病例14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3月份北京、上海、广东境外输入病例的情况,发现境外输入病例的来源国集中于意大利、伊朗、西班牙和英国。
由于去往国内其他地方,很多时候需要在此三地转机,因此,如何做好防控工作,成为关键因素。
比如,上海在3月3日表示,浙江省发布了新确诊7例境外输入型病例的信息。上海市疾控中心获悉后,主动与浙江省疾控中心等有关部门联系,并立即启动调查。截至目前,已追踪到在沪密切接触者71人,都已落实隔离措施,后续防控措施正在进一步落实中。
北上广严防“倒灌”3月4日,上海宣布,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
3月7日,上海表示,在口岸疫情防控风险陡增的新形势下,口岸成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将采取7大措施予以加强。
首先是对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地区)的入境人员启动100%流行病学调查。其次,迅速制定口岸入境人员分流处置流程。再次,扩大检疫区域空间布局,重塑口岸通关流程。为适应口岸疫情防控需要,重新调整优化口岸布局,再造通关流程,有效应对疏散较大客流,确保100%流行病学调查顺利开展。
然后,加严对瞒报行为的惩处。发布《出入境旅客涉新冠肺炎疫情行政处罚工作指引》,对瞒骗行为严厉惩处,引导广大出入境旅客如实进行健康申报。此外还有新增乘务长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海关与地方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升级现场测温设备等。
3月4日,针对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现扩散态势,广东建立了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填报,对检疫发现的染疫人、染疫嫌疑人或参照染疫嫌疑人管理的旅客,按有关规定移交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医学观察场所留观。
此外,凡是从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经广东口岸入境的,或经其他国家或地区从广东口岸入境且过去14天有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等疫情严重国家旅行史、居住史的旅客,如果目的地是广东的,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要实行14天的居家医学观察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不仅仅是上海和广东,3月9日,北京表示,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强化联防联控。
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三十九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八次会议上,对于首都机场,要求开辟专门区域,用于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航班停靠和入境人员检查。严格机场入关筛查检测,加强服务管理,完善机场转运和人员交接流程,避免等候时间过长。
同在3月9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会议上表示,北京等出入境人员较多的口岸,要依法实施缜密的出入境防疫管理。
多地政策“跟上”3月9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会议上表示,面对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带来的新挑战,要加强国际合作,做好出入境防疫工作。要推动关口前移,加强出入境相关信息共享,协调推动对来华人员在离境国进行健康检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多地的政策也开始严控新冠肺炎“倒灌”。首先是提前获取信息,要求严格申报;其次是普遍进行隔离,居家隔离和酒店隔离均有安排;再次是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