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大面积封城 受限人群近全国1/4!纽约、华盛顿进入紧急状态 全球确诊超10万例
时间:2020-03-09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地球村内,疫情仍在席卷,采纳借鉴“中国式抗疫”经验的国家也越来越多。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3月8日,意大利政府发布新法令,规定即日起除工作及健康等紧急状况,禁止出入伦巴第大区及分布在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皮埃蒙特和马尔凯大区的14个省,包括时尚之都米兰及水城威尼斯在内,受限人群近全国1/4。

从一周前议员戴口罩被嘲笑怒摔话筒,到如今的大面积封城,在成为疫情的欧洲“风暴中心”后,意大利的反应速度也在加快。就全球情况来看,世卫组织7日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病例已超过10万例,疫情仍在全球多地不断扩散。

作为地球村的一员,防范境外输入性病例也成为当前阶段的防疫重点工作之一。截至3月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3例。中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表示,当前部分国家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国内疫情防控增加了输入风险,交通运输部将做好中国公民从部分境外疫情严重国家返回后的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

意大利开启封城模式

面对新冠疫情,此前一向以热情奔放、乐观向上标签示人的意大利,也不得不开始严肃应对,采取大面积封城之举。

据央视财经报道,当地时间8日凌晨,意大利政府公布新法令,规定从3月8日起,除工作特殊原因及紧急状况,禁止出入伦巴第大区及分布在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皮埃蒙特和马尔凯大区的14个省,较前一日宣布封闭的11个省再增加3个省份。

之所以采取封城模式,当然是因为疫情的持续爆发。意大利紧急民防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中心8日凌晨通报,从7日零时至8日零时,意大利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增至6012例,累计死亡患者达到233人,疫情已从7日的89座城市,蔓延至93座城市。

而从封城区域来看,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占比过半,为意大利疫情最为严重的大区。伦巴第大区包括米兰、布雷西亚、贝加莫、科莫等城市,是意大利重要的经济大区,被称为意大利经济的火车头。另外,著名旅游城市威尼斯也在封锁范围内。从时尚之都到浪漫水城都成为封锁区,这也让意大利封城的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法令规定,在这些区域内包括大学和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学校停课,暂停宗教、葬礼等人员聚集活动。此外,法令规定,意大利全国范围内的演出活动等停止,迪厅、游戏厅、赌场等人员聚集场所也将全部关闭。在酒吧及餐厅,也必须遵守保持人与人之间1米安全距离的规定。

意大利紧急民防部部长、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言人安吉洛博雷利表示,该国伦巴第大区所辖市镇,以及其他大区所辖的11座城市将纳入新的红色隔离区。法令从8日零时开始实施,暂定为4月3日结束。

博雷利指出,根据总理孔特签署的最新法令,被纳入红色隔离区的大区和城市的体育馆、游泳馆,健康中心、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公众设施全部关闭。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大学全部停课。但须保证民众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的供应。

作为欧洲疫情最严重的的国家,意大利民众此前对疫情的重视程度并不算高。在疫情蔓延时,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盟国家卫生部曾向民众呼吁:没有病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只有病人才戴口罩。在2月27日,意大利卫生部部长斯佩兰扎也做出类似表示。

2月26日,意大利力量党议员马特奥·奥索戴着口罩进入议会,却被质疑无用且会加剧恐慌。在发言时,他对着大家说“自己去过三个疫区,戴口罩是为大家安全着想,如果你们是聪明人,你们也早就戴上口罩了。”并怒摔话筒。

不过,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爆发,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国家纷纷加强防控举措,此次毅然选择封城并陆续扩大封闭范围正是对“中国式抗疫”的有效模仿。

在活动停止、场地关闭之外,更令全体球迷们关注的是,今年的意甲还能继续吗?

根据意大利法令要求,在4月3日之前,意大利国内进行的所有体育赛事都将在体育场、泳池等室内闭门举行,或者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在室外举行。这也意味着,意甲将成为成为欧洲五大联赛首个进行关门比赛的顶级联赛。

对此,意大利球员协会主席托马西最近呼吁,在出台由于新冠病毒的相关限制之后,意大利应该全面暂停所有的足球比赛。国米俱乐部主席张康阳则在社交媒体上炮轰意甲职业联盟主席达皮诺,认为对球迷来说最重要的是健康。

海外疫情仍在肆虐

海外疫情不断扩散,采取紧急措施的国家又岂止意大利而已。

3月7日,WHO官网显示,全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0万例。世界卫生组织提醒称,所有国家和社区应采取强有力的遏制和控制活动,可大大减缓甚至逆转这一病毒的传播。

世卫组织呼吁,所有国家继续做出努力,以有效抑制病例数量并减缓病毒传播。不采取控制措施,任由疫情蔓延,不应是任何政府的选择,这不仅对本国国民造成伤害,还会殃及其他国家。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来阻止、遏制、控制、拖延和减少这一病毒带来的影响。

各级领导和各行各业的领袖必须挺身而出,在全社会实现这一承诺。世卫组织表示,将继续与所有国家、合作伙伴和专家网络合作,协调开展国际应对,制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