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自2020年2月24日24时起,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各地要继续按照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根据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省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甘肃、辽宁、贵州、云南、广西由一级调整为三级,山西、广东、江苏由一级调整为二级。
释放了什么信号?多地将应急响应信号作了下调处理,这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了一个新阶段?
据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应急响应阶段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需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省政府各部门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应急指挥等需及时向国务院和卫生部报告工作情况。
一级应急响应下,将采取“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活动”、“中小学校不得提前开学”等措施。
而下调应急响应阶段,则意味着该地相应开始从政策层面做复工复产的试探性准备,管制相对不那么严格,如果14天的周期内再无大规模突发病例,全面复工复产将指日可待。
2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称,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在5例以下或无新增确诊病例。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由最高峰的890例降至2月22日的18例,并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尤其是包括北京、浙江、安徽、四川、广西等在内的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1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连续2天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在5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