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农村贫困人口脱困 全国总工会: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脱困
时间:2019-03-07 00:00:00来自:澎湃新闻字号:T  T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总工会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了题为《精准发力做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确保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言,建议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脱贫攻坚整体战略。

发言指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2016年以来,贵州、云南等12个省(区)党委、政府专门出台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实施意见,将城市贫困人口的解困脱困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大局通盘考虑。各级政府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各级工会积极行动,精准施策,帮助一大批城市困难职工家庭实现了解困脱困。

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城市困难职工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市职工中出现一些新的困难群体,需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在职工生活日益向好、贫困现象总体缓解的同时,仍然有新的困难职工群体出现,主要包括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失业群体、资源枯竭地区职工、部分困难农民工和因病致贫返贫的职工等。

其中,在产能过剩行业和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等行业和区域,困难职工有集中连片趋势。困难职工群体一般收入水平低、住房条件差、自我脱困能力弱,同时面临着医疗、教育、养老等沉重负担,生活困难,失落感强,亟须综合性脱贫措施保障其同步迈入小康。

二是城市困难职工帮扶政策逐步健全,但仍有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各级工会也主动作为,开展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行动,困难职工脱贫脱困取得明显成效。但是,针对城市困难职工的脱困政策仍比较薄弱。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僵尸企业等问题出台的相关帮扶政策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有的受地方财力影响,执行落实难。社会救助政策对困难农民工和支出型贫困群体覆盖不足,救助标准仍然较低。

三是贫困地区一般为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地区,一些城市困难职工贫困程度和农村贫困人口同样困难,但目前扶贫对象重点在农村贫困人口,一些脱贫解困的措施没有覆盖城市困难职工。同时,贫困地区受财力不足限制,保障城市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的社会救助标准低、覆盖面不足,一些困难职工家庭难以脱贫解困。

为此,全国总工会建议:一是将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脱贫攻坚整体战略。各级党委、政府在打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把城市困难职工纳入脱贫攻坚战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建议国家和地方层面明确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牵头责任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包括困难职工在内的城市贫困人口综合性解困脱困措施,出台加快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

二是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建立城市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帮扶、专项救助相互衔接、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梯度式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市困难职工在内的低收入群体救助力度,解决社会救助与低保“福利捆绑”等问题。规范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加大因病致贫等支出型贫困职工的救助力度。建立收入和支出结合的衡量标准,科学测定城市贫困人口,建立全国统一的城市贫困人口数据库,监测社会救助对象生活状况,实现各部门数据比对、资源共享。

三是加大对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重视支持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在困难职工帮扶和社会救助方面的协同作用。财政部门加大对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资金支持力度,彩票基金增设困难职工帮扶项目。民政部门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慈善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