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抬头 美拉关系经受考验
时间:2019-01-22 00:00:00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字号:T  T

特朗普政府收紧对古巴的“松绑”政策,加大对委内瑞拉的制裁力度,威逼墨西哥为拟建的美墨边境墙“买单”,对主要来自拉美的非法移民实施“骨肉分离”政策等一系列举措,也令美拉关系再度遇冷。

“门罗主义”抬头

专家认为,特朗普执政两年来在拉美事务上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对政府的压力。

哥伦比亚政治评论员戈麦斯·布恩迪亚说,特朗普政府惯用的一套煽动性说辞,就是将国内的诸多问题“转嫁”到拉美邻国上。比如,就业减少是因为工厂外迁墨西哥;收入降低是因为非法移民增多;治安变差是因为拉美“出口”毒品和罪犯。

布恩迪亚表示,拉美缺乏强有力的、捍卫自己利益的国际话语权,是转移美国社会内部矛盾和压力的绝佳“替罪羊”。“门罗主义”也再次成为处理美拉关系的“不二之选”。

“门罗主义”,由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门罗提出,其内核是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后虽几经衍变,但一直是美对拉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

2013年,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克里宣称“门罗主义”时代已终结,美国将与拉美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然而,特朗普政府前国务卿蒂勒森在2018年初访问拉美前夕则再次鼓吹“门罗主义”,煽动委内瑞拉军队政变。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孙岩峰看来,美国从未放弃“门罗主义”。最近,美国多次加大对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等国的制裁,显示出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门罗主义”再抬头。

“如果说以前美对拉美的干涉和控制更多的是通过诱惑、拉拢,目前美对拉美只剩下威胁和恐吓。”孙岩峰说。

“小波澜”难撼“大趋势”

从地缘政治看,美国外部安全问题主要来自拉美这一“柔软的下腹部”,毒品、洗钱、非法移民、武器走私等安全隐患一直是美拉关系的重要内容。

孙岩峰指出,特朗普政府围绕国家安全制定相应对拉政策时,采取“以邻为壑”、孤立主义的主导思想,干涉手法“野蛮粗暴”,说明美在拉影响力、特别是软实力在下降。

奥赫达也认为,特朗普执政两年以来的种种作为对拉美地区乃至对整个国际体系危害极大。他说,看到世界其他大国跟拉美越走越近时,美国感到不安。

“正因为美国不甘心看到自身影响力下降,蒂勒森才重提陈旧的‘门罗主义’。”奥赫达说。

在“务实多元外交”政策指引下,拉美国家清楚,谁是真正的合作伙伴,谁才能提供拉美所期待的合作。孙岩峰表示,近年来,拉美国家纷纷加大与华合作力度,认为美国往往“口惠而实不至”,中国才是拉美的“天然合作伙伴”。

孙岩峰指出:“美国的‘小动作’可能会产生一些‘小波澜’,但不会影响中拉合作的‘大潮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