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法草案首次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外商投资法草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有望替代早年制定的“外资三法”成为外商投资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三部法律为主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体系。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早期制定的“外资三法”难以适应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需要。
司法部部长傅政华23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作说明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统一内外资法律、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
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授权拟再次延期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并做好试点工作与土地管理法修改工作的衔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审议关于再次延长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期限的决定草案,拟将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法律调整实施的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9年12月3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2月27日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201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试点期限延长一年至2018年12月31日。
94.7%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十三五”以来,医改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中,2017年的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到2020年的部分指标已提前达到规划目标要求。
具体来看,已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94.7%的地级以上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各地医联体建设快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
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33.2%提高至2017年的34.6%。
医保方面,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
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中医疗保障资金从2015年565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6916亿元,年均增长10.6%,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3.1个百分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水平由2015年的40元提高到2018年的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