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人民日报》刊发《关于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对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
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其中28名来自企业界,他们当中既有引领互联网浪潮的青年俊杰,也有长期深耕制造业的元老级企业家;既有大型央企的掌舵人,也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这些杰出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极具开创精神,引领产业发展,并持续推动社会进步。
推动中国经济升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间,中国的产业结构也日新月异,从最早的加工、贸易,到后来的核心制造,再到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其间,优秀企业家层出不穷,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之初,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刘汉章大刀阔斧地开始邯钢领导体制改革和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上世纪90年代,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抓住成本管理“牛鼻子”。创立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扭转邯钢被动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利润总额连续4年保持全国同行业前三位,连续8年稳居河北省第一位。
1997年,李书福怀揣着“做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理想进入汽车行业,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吉利。经过20多年蓬勃发展,吉利集团连续7年位列世界500强,在全球拥有逾10万名员工。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东生用自主创新突围,带领团队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线,实现我国视像行业显示技术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他还主导TCL开展重大跨国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
进入新千年,互联网开始改变世界。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三杰——马化腾、马云、李彦宏这次同时上榜。马化腾带领腾讯从一个仅有5人的小企业成长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马云带领阿里巴巴打造了全球最大电子商务平台,年交易额达数万亿元,极大拉动了内需;创建互联网支付、物流体系等,为中小企业打造商业基础设施。
国企与民企各有千秋
28名来自企业界的拟表彰对象,既有大型央企的掌舵人,也有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在各自领域表现优异,带领中国企业做强做大,走向世界。
孙永才是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他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2004年开始主持研制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列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把复兴号打造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参与统筹实施南北车重组整合工作,开创了国内两家同为“A+H”上市公司重组的先河,为央企重组和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许立荣2016年成功领导全球最大航运企业改革重组,直接策划指挥了中远集装箱货运体制改革,引领中国集装箱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外贸运输改革,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桥梁。
民营企业家中,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原主席鲁冠球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开拓者的胆识,主动与乡政府签订厂长个人风险承包合同,开创了浙江企业承包改革的先河,并首创浮动工资制。在他的带领下,万向集团从一个小作坊发展为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并开创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家勇于改革实践的智慧和担当。
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享健从一家乡镇企业起步,带领美的集团从一个街办塑料生产组,发展壮大为海内外拥有15万名员工、近200家子公司、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市值近3000亿元的科技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以商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
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自然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也能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一些来自港澳的企业家,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有些企业家帮助当地百姓发家致富,打造了名扬天下的金字招牌。
香港霍英东集团创办人霍英东便是投身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他先后投资100多亿港元,支持内地重大基础建设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设立霍英东体育基金,大力支持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为北京主办亚运会和申办奥运会作出重大贡献。他还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实现平稳过渡和保持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原书记,江苏华西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吴仁宝,率领华西村民走出了一条农村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富裕的发展新路,开创了超大型村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