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僵尸公司”?它们的兴起已令全球就业市场受损!
时间:2018-11-01 00:00:00来自:腾讯财经字号:T  T

腾讯证券11月1日讯,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所谓“僵尸公司”的兴起再加上利率上升的形势,已经促使多名市场专家发出警告称,发达国家的就业市场可能已经因此而受到了影响。

“僵尸公司”(zombiefirm)指的是那些在正常的经济周期中原本将会违约的公司,但这些公司却在利率超低的环境下继续运作。

“顾名思义,‘僵尸公司’是原本早就应该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但是它们却拒绝拥抱死亡,而是坚持存活了下来,而通常情况下这会导致社会的其他部分遭到破坏。”投资管理公司HermesInvestmentManagement的投资主管约恩·穆雷(EoinMurray)在周三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经济学家对“僵尸公司”的定义是那些至少已经拥有十年历史、却无法用利润来覆盖成本的公司。穆雷举例称,已经倒闭的设施管理和建筑服务公司Carillion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自金融危机以来,这些公司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债务,原因是在低息环境的支持之下,借债成本已经变得如此之低。

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上个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这种公司的数量目前正在增长。

低息环境

国际清算银行在报告中指出,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利率水平一直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从而使得“僵尸公司”的数量急剧增加,而这种形势可能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威胁,并起到阻止利率上升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表明,这种增长与财务压力的减轻之间存在联系,而这反过来看似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利率下降的影响。”报告写道。国际清算银行还补充称,这些“僵尸公司”导致经济表现承压的原因是,它们的“生产力较低,同时也是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那些更具生产力的公司的投资和就业人数变少”。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这些“僵尸公司”的脆弱性使得全球政策制定者都面临着一种相当棘手的状况,这是因为加息周期可能会导致很多此类公司倒闭,从而触发严重的失业现象。

僵尸公司的兴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说法,“僵尸公司”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流行起来的。该行对14个发达经济体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平均而言,“僵尸公司”在所有公司中所占比例已经大幅上升,从那时的2%左右上升到了2016年时的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在去年年底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很多发达经济体中,“僵尸公司”的普遍性从2000到2009年区间的中段以来已经有所上升。

国际清算银行下属货币和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克劳迪奥·博里奥(ClaudioBorio)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僵尸公司”的数量一直都在增加,而且其存活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他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称,在1987年时,一家“僵尸公司”在随后一年依旧存在的可能性为40%左右,但到2016年时这一概率则已上升至65%。

德意志银行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僵尸公司”的数量在今年3月份有所增加,并认为这是由于过去十年时间里利率一直都保持在极低水平。该行称:“在富时全球指数的大约3000家成分股公司中,‘僵尸公司’所占比例已从1996年时的0.6%上升到了2016年时的2.0%。”

利率上升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在全球各大央行都正走在加息道路上的形势之下,“僵尸公司”面临着很大风险。但是,这是一种“艰难的权衡取舍”。

从短期来看,低息环境有助于为总体需求提供支持,并起到提高就业和投资的作用;但在一个经济体中,“僵尸公司”数量的增加可能会继续导致生产力及经济增长承压。

“一场衰退可能正在姗姗而来。”穆雷说道。他还补充称,虽然经济衰退会给那些无辜的旁观者带来一些苦痛,但有助于解决“僵尸公司”的问题。

但更大的一种风险则是,就业市场乃至全球经济的基本面也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穆雷对此做出解释称,当利率开始上升时,就业市场马上就会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影响,但他同时表示从长期来看,影响则可能会是正面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