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建设以路桥建设起家,并以沥青摊铺奠定发展基础。1999年是浦东建设股份制改造后的第一年,当年承接了120天完成浦东“南干线”、世纪大道、内环线(浦东段)三条主干道的“三大战役”。那120天,浦东建设风雨兼程,生产沥青近40万吨、每天平均摊铺3000多吨,将攻坚克难的“铁血雄风”深深烙进了浦东建设的组织基因中,展现在后续世博大会战、华夏高架路、迪士尼配套等一个个新区应急项目、高品质项目建设中。
经过20多年的高质量发展,浦东建设现已成功向多板块融合、立体化经营、专业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型全产业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形成了以项目投资、设计咨询、施工建造、园区开发运营等全业务链为核心主业、以“科技+金融”为核心主业赋能的“一体两翼”经营架构。
在浦东建设喜迎上市20周年之际,公司发布了新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企业使命/品牌口号为聚力共创美好城市;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初心引领、合融共赢;企业精神为惟实、惟新、至诚、至坚;企业愿景为一流城市焕新者。
浦东建设董事长杨明表示,浦东建设早年的口号是“筑世纪路,架百年桥”,这与浦东建设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吻合。一路走来,随着不同性质、不同文化、不同细分行业的企业不断融入浦东建设,公司的员工数量、规模体量持续发展壮大。如今的浦东建设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企业的资源,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员工聚合在一起,大家同心协力向前冲。
抢抓机遇促发展
浦东建设的前身为上海浦东路桥建设总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当时是隶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建设管理署的国有独资公司。199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建设管理署对路桥总公司进行重组。重组完成后,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路建设管理署、上海张桥经济发展总公司、上海东缆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济企业发展总公司、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持股会发起设立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6日,浦东建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之后,浦东建设突出“创新为魂,管理为体,技术、融资两翼推动”的发展思路,内抓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外塑资本市场形象,多管齐下全力推进盈利模式创新、金融资本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等多项配套改革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发展迈入了“做强、做优、做精”的快车道。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07年12月和2009年5月发生的两件大事,对浦东建设的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争得世博大摊铺的一大半工程;二是拿到大体量的世博配套工程。机会来之不易,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抓住了上海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浦东建设酣畅淋漓地发挥了一回,把自己最得意的几笔,书写在了黄浦江东岸。
时任浦东建设董事长葛培健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世博配套路桥工程化解了超大的交通压力,保证了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这些高水平的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了开埠百年上海所具有的海纳百川的实力和大气、上海路桥行业科技创新的底气,更重要的是通过世博路桥工程的整体展示,凸显了上海人的无穷智慧和开拓进取、面向挑战不断超越的可敬精神。”
2008年6月23日,注定是浦东建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天,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完成公开增发1.2亿A股股票,实际募得资金12.76亿元。该次公开增发A股成功,对浦东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事关全局的战略意义。如果说过去浦东建设是一叶漂泊在内河的舢板,从那一刻起,浦东建设已成为一艘驶向江海的轮船。
2010年之后,借助浦东改革开放发展的东风,特别是世博会、迪士尼这两个对上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项目建设,加之重组收购浦建集团、成立浦兴路桥工程公司、以反向混改方式收购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浦东建设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公司在投融资模式方面积极创新,成功打通了银证保等多种金融工具来服务主营业务,将政府的BT项目通过金融投资的方式带动施工,使得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等一系列重要财务指标上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随着城市建设逐渐进入存量时代,浦东建设应势而动,主动求变。一方面,公司通过拓展长三角等地区的业务,不断扎实巩固已臻成熟的各项业务;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谋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寻找将公司过去多年积累的各类资源转化为可以为企业带来持续收益的优质资产的机会。
“一体两翼”开新局
2020年,浦东建设开启从单一施工向全产业链延伸的战略变革,提出“科技型全产业链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商”战略目标和“一体两翼”经营架构。“一体”为投资、设计施工、园区开发与运营全产业链;“两翼”为科技赋能、金融驱动。
杨明介绍说,“一体”是浦东建设发展的根本,公司属于大建设板块,必须坚持在主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上不断地丰富,从而支撑公司主业更好地发展。另外,虽然建筑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但毋庸置疑科技与建筑时常碰擦“火花”,中国的建筑业正越来越多地融入技术创新,即科技赋能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