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事件评论
政策支持下,智算中心建设有望加速。政府层面多次出台政策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3年底建成30个智算中心,到2025年底建成50个,并且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截至目前,全国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的城市已经超过30个,已投入运营的包括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长沙5A级智能计算中心等。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表述,或将推动各地智算中心建设加速。
政策支持背后是智能算力需求高增。智能算力指以GPU、FPGA、ASIC等AI芯片输出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随着ChatGPT带动的大模型技术变革以来,众多大模型产品发布,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四个批次46款大模型通过备案落地。这些大模型所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对智能算力的巨大需求。根据中国信通院《中国综合算力评价白皮书(2023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为1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规模为41EFLOPS,同比增长41.4%,同时随着AI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智能算力需求正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
智算中心配套算力支持政策,支撑AI应用加速落地。在智算中心加速建设的同时,各地纷纷出台配套的算力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2月29日,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全国72家购买贵州算力资源的企业发放了2024年首批89张“贵州算力券”,全年拟发放的算力券包含总额1亿元的现金券和若干实物券。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宁夏、江苏、贵州等至少14省市都发布了“算力券”或算力奖补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有望快速发展,推动应用落地。
算力自主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由之路,看好国产算力全面崛起。在美国高端AI芯片对中国出口管制形势下,考虑到数据安全及供应链安全,各地智算中心将优先采用国产算力,加速国产算力份额提升。同时,我们预计或有更多的国产算力支持政策和政府智算中心建设落地。重点推荐国产算力产业链:1)国产算力服务器龙头:神州数码;2)国产算力芯片领军厂商。
风险提示
1、算力需求不及预期;
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