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摘要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财政温和扩张的讯号,总体符合预期。一方面,广义财政虽高于去年年初目标,但仍低于年中上修后的程度;另一方面,特别国债进入到“常态化”发行,长期影响强于短期,稳定中国宏观资产负债表。关注商品结构性的机会。
核心观点
宏观
政策扩张初期,资产端扩张温和,关注市场预期差带来的调整压力。中国宏观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随着2月货币政策的降准和降息,开启了本轮负债扩张的序幕;但是宏观资产端的扩张表现出长期性的特征,2月份PSL扩张暂停,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3.0%的赤字目标持平于去年,在化债背景下4.06万亿赤字规模和3.9万亿地方债限额虽然表现为政策的环比扩张,但是相比较房地产2023年两位数的回落,短期资产的创造仍谨慎,特别国债的扩张表现为长期性的特征。在短期“缺资产”延续状态下,收益率曲线仍有趋平压力(+1×T-2TS),关注商品调整风险。
中观
政府工作报告对商品的影响。整体宏观预期得到提振,中央财政有所发力,广义财政较去年明显加码,对应基建投资和设备投资,消费方面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同样值得持续关注,对应是工业品的需求受益。但现阶段核心矛盾在于复工复产进度偏慢,以及2024年后整体债务发行节奏平稳,政策超前发力的迹象不明显。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关注汽车、运输设备、橡塑、燃气、黑色冶炼、电子等进入补库周期的行业。1月制造业PMI分行业来看,原材料、中间品、设备回升,消费较上月回落,设备领跑大类行业。
事件策略来看,全国两会:复盘近11年的两会资产样本:A股受益明显,两会后一周和后一月中证1000和中证500表现较强,样本上涨概率在70%左右;商品在两会期间有所承压,两会后逐步企稳修复。
微观
商品交投情绪清淡,芳烃系化工(EB、PX、TA)、生猪、贵金属存在结构性机会。
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能源板块上行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资产下行风险);美联储超预期收紧(风险资产下行风险);海外流动性风险冲击(风险资产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