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大模型开放创新生态,以发展人工智能为抓手,推动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展有关支持飞行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研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提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数字支撑能力……围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
加快开展飞行汽车产业顶层设计规划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将围绕加快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推动飞行汽车应用等,提出相关建议。
开展夜间无人驾驶和补能试点应用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保有量高速增长。但当下充电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电力容量不足、投资回报周期长等诸多挑战。
何小鹏说,由于私人充电桩安装率总体偏低,公共充电站普遍承受更高的补能压力,并且与电网尖峰时段高度重叠,由此带来充电时间增加、补能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显著削弱了用户体验。此外,用户的充电行为也具有无序、离散的特征,容易造成电网瞬时超负荷运行。
何小鹏建议,设立限定场景下低速无人驾驶的政策法规,开展夜间低速无人驾驶和补能试点应用,实现从“人找桩”到“车找桩”,将用电负荷从日间高峰期规模化迁移至夜间低谷期,并将充电从主动行为转变为自动化漫游式服务,从而形成电网、用户、充电站运营商、车企多赢的格局。相关法规和试点,也将同样适用于用户夜间自主泊车和低速物流等场景。
车载动力电池具备移动储能属性,可作为大规模、分布式灵活资源与电网互动,进一步发挥“削峰填谷”的电网调节能力,为电网实时平衡及安全运行发挥重要作用。
何小鹏建议,推动车网互动顶层设计,构建成熟商业模式,统一相关标准,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加速市场化推广,尽快制定出台车网互动各环节标准体系,明确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加速构建车网互动的成熟商业模式,形成各参与方稳定盈利的预期。
合力推进飞行汽车产业发展
何小鹏认为,我国在陆空两栖飞行汽车的研发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然而,飞行汽车作为全新物种,与之对应的产品法规及认证效率,无法满足当前迫切的市场需求。
“加快开展飞行汽车产业的顶层设计与规划。”何小鹏建议,在产品管理、产品认证、标准体系设计等方面做好前瞻性顶层规划。
具体而言,加速飞行汽车产品法规认证效率,搭建飞行汽车技术标准框架,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进程,推进适航审定工作标准化,增加局方适航审定人员和资源的投入,加强法规认证体系建设等。
何小鹏认为,可以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经验,多方合力推进飞行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
他建议,开展有关支持飞行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研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强土地保障,统筹基础设施和资源配套;开展应用探索,设立飞行汽车运营示范区,并组建飞行汽车行业机构,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强商业化支持,在产品商业化的前期,统筹一揽子财政工具,支持飞行汽车的推广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
设立国家重大专项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拟提交关于“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将其打造为国民经济的新质增长点。低空产业装备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要素,既涉及材料、能源、机械、控制、通信等传统行业,也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术、大数据、无人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等特点,能够创造大量高附加值就业岗位,显著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低空产业装备是打造通用航空新质生产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保障。”吴希明说。
吴希明表示,目前,亟需国家顶层部署,确立低空产业装备的战略地位,引导形成合力,构建自主创新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生态。
吴希明建议,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明确低空产业装备的战略地位,牵引形成合力,迭代发布行业级标准规范,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供体系,央地合作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合作项目,推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通过实施低空产业装备发展重大专项,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在通用机场建设过程中兼顾低空飞行的需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考虑低空飞行器起降、通信、导航、监视等过程的要求,建设一批综合性、智能化、集成型的通用航空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满足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吴希明说。
吴希明建议,通过实施低空产业装备发展重大专项,还可以引导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