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今年国资央企投资方向明确
时间:2024-02-08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国务院国资委近期部署2024年投资工作,明确了今年国资央企的投资方向,强调以真金白银的投资增长拉动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国资委明确,今年国资央企要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积极布局实施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升有效投资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国资委提出,要大力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长期主义,加大布局力度;坚持投新、投早,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方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天佳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凸显了提高有效投资质量的重要性。国资委把中央企业高质量投资、提振信心带动全社会投资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指导企业科学编制全年计划、做好项目储备,统筹推进中央企业投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助力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企业科学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加强投资情况月度监测分析,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重点项目面临的困难,推动投资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

扩大有效投资,对于扩大内需、优化供给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总投资6.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完成5.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境外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5.5%。

重点行业投资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石油石化、电力电网、冶金有色、通信企业等领域完成投资合计3.3万亿元,同比增长9.3%,占全部投资比重的53.2%,为稳投资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

杜天佳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挑战。扩大有效投资将成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关键因素,以及实施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战略举措。

关于今年的投资工作,国资委明确了五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坚持以进促稳,推动投资规模和效益平稳提升;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三是坚持产业引领,切实发挥战略支撑和带动作用;四是坚持安全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五是坚持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投资风险。

杜天佳表示,中央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是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才能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国资央企将靠前发力,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提升国内大循环的内需主动力。

聚焦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部署安排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类投资;推动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适度超前推进5G、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更好发挥安全支撑作用,央企今年将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和标志性重点产品,推动落地一批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并做好资源保障和民生服务保障,加大在粮食、能源、战略性矿产方面的投入力度。

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当前,中央企业承担的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有关部委下达的投资项目、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等1000余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达95.3%。今年将继续发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强引擎、硬支撑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激发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方向,也预示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2018年至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0.7万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由12.8%提升至27%,投资规模增长115.2%,年均增长28%。2023年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完成2.2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5.2%。

去年以来,国资委密集部署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形成工作方案;召开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明确要在产业布局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和完善体制机制四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积极研究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并筹备设立专项基金,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国资委将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