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美国相关生物安全法案仍处草案阶段 看好公司合规运营与长期发展
时间:2024-02-05 00:00:00来自:海通证券字号:T  T

公告:药明康德2024年1月26日发布澄清公告,2024年2月2日发布回购A股股份的回购报告书。

点评:

法案仍处草案阶段,通过与否尚具备不确定性。在一项2024年1月25日提交给美国众议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版本(以下简称“草案”)中药明康德被提及,近期亦有一项类似法案草稿在美国参议院被提出。依据公司公告,该草案包含有关药明康德的内容既不恰当也不准确。依据公司公告,该生物安全法草案尚未生效颁布,其后的立法程序要求美国众议院和美国参议院分别在相关委员会审查后,对各自法案版本进行投票以形成最终版本。因此,依据公司公告,草案内容(包括提及药明康德之部分)仍有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

公司拟回购10亿元A股股份,彰显公司对自身发展信心。为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未来发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股份回购,以推进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本次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回购股份期限自董事会批准方案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本次回购股份拟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回购股份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100.9元/股(含)。

看好公司合规运营与长期发展。依据公司公告,药明康德的业务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的安全构成风险,药明康德始终遵守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各运营地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药明康德一直是全球医疗行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持续为数千家美国及全球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助力推动创新药物早日上市,造福全球病患。

重磅商业化项目市场份额高,包括商业化GLP-1项目。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增926个分子,截止2023年三季度,D&M分子管线总数首次超过3000个,达到3014个分子,包括58个商业化项目,61个临床III期项目。截止2023年H1,公司临床管线数量已经占到全球小分子管线进入临床数量的16%。2023年H1,FDA批准的15个小分子药物中,药明康德参与其中7个药物的生产。2022年全球小分子药物销售金额排行前十的药物中,药明康德参与其中5个药物的生产。在GLP-1药物市场中,药明康德参与其中1个已商业化药物的生产。

公司在小分子CDMO产业竞争力全球领先,展望未来,预计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全球可比龙头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将全部来自于非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预计单季度非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收入将首次突破人民币100亿元,其中WuXiChemistryD&M业务将保持强劲增长,并在前三季度基础上加速增长。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29-34%。公司2023年收入在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预计将增长25-26%,整体收入将首次突破人民币400亿元。全球CDMO龙头Lonza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2023年收入增长10.9%,其中小分子CDMO板块增长11.2%,Lonza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增长保持“持平Flat”。Lonza公司预计,小分子CDMO板块2024-2028年收入复合增速在“中个位数至高个位数Mid-to-highsingle-digit”区间。我们认为,展望2024以及2025年,药明康德收入增速仍快于全球龙头Lonza。

盈利预测。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台优势,在能力和规模方面为客户赋能,有望实现全线业务的全面增长。我们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3.45、3.78、4.40元,公司作为行业内国际化的龙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认为给予2024年20-25倍PE比较合理,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75.66-94.57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升级致海外业务受限,业务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恶化风险;药企研发费用下降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