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49.2%,较季节性低1个百分点:
1)供给修复好于需求,外需修复好于内需;
2)原材料价格、出厂价格均有所走弱;
3)产成品库存回升,原材料采购仍位于荣枯线以下;
4)大、中型企业略有回升,小型企业继续下行。
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PMI为50.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出行旅游类(道路运输、邮政和餐饮)景气度与修复动能均高。
基建高基数下环比回落,房建维持韧性,建安装饰业大幅修复。
1月PMI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结束连续3个月下行的局面,但供给偏强、需求偏弱的特征仍在延续,制造业库存周期磨底,出行旅游类行业修复带动服务业回暖:
制造业中生产修复的弹性强于需求、原材料和出厂价格均有回落、原材料采购低于荣枯线,三者印证产成品库存指数的回升并非是库存周期回暖,而是需求偏弱背景下阶段性的被动累库。
服务业回暖主要源自寒假春节旅游的火热,预计后续文化娱乐消费仍是重点修复方向。
近期稳增长和防风险政策进入新一轮升温期,前期发行的国债在陆续落地,各部委表态将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部分城市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松绑,在供给强于需求的格局下,后续PMI走势将取决于政策能否带来增量需求。
风险提示:经济内生动力恢复不及预期,微观主体信心修复较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