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证连破2900、2800点之后,A股市场再迎政策暖意。
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并强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这是继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高层再次就提振资本市场信心作出表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本次国常会是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关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并作出明确部署,充分体现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意义。”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本次会议将增强市场信心。
国常会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未来或将看到更多部门出台更多提振资本市场预期的具体举措。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22日晚间对第一财经表示,资本市场近期连续下跌,投资者信心受到较大影响,市场各种传闻消息也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利空的感觉。如果市场进一步下跌,会加大金融风险隐患。“在当前点位,宏观部门协调一致出台更多有效措施,对于稳市场、稳信心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他表示,当前市场点位对市场稳定资金而言,也处于相对安全的位置。
修复短期信心
1月22日,A股罕见的恐慌性下跌登上微博热搜榜。三大指数均放量收跌2%以上,沪指再度失守2800点,两市共5184只股下跌,100余只上涨,两市成交额7940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274亿元。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68%,报收2756.34点;深成指跌3.50%,报收8479.55点;创业板指跌2.83%,报收1666.88点。中证1000单日跌幅达到5.77%,中证500跌幅也达到4.73%。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下跌有多方面原因。宏观预期层面,年初降息尚未落地,1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继续“按兵不动”,同时,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且风险蔓延至理财领域,居民消费意愿不足。上市公司基本面层面,伴随年报业绩陆续披露,业绩“变脸”、下滑陆续披露,利空市场预期。资金交易层面,雪球产品爆仓传闻不断,加剧市场溃堤式下跌。
其中,2024年首月LPR报价维持不变,这是至今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从央行表态、政策环境等方面来看,3至4月仍存在降息可能,预计2024年上半年LPR报价有可能跟进MLF利率下调,但对迫切需要增量资金的A股市场来说,投资者信心受挫。
“对于长期经济恢复、资本市场反弹,大家都是看好的,现在的关键是扭转短期的预期。”李湛对记者表示,近期政策支持一直在提,但是投资者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举措落地。比如,市场期待的降准降息政策,是因为当前实际利率还比较高,通货膨胀水平下行,此时如果不快速做一些价格调整,对整个市场的信心修复而言也有不利影响。
更多“硬招实招”可期
自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相关部门推动降低印花税、保险资金入市,证监会也连续推出了数十项具体举措,短中长期举措相结合。
既有阶段性收紧IPO、再融资,限制减持、两融等减少“抽水”效应的即时举措,也有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权益基金的中长期举措。既有降费减佣等交易环节举措,也有推动增持、回购,扩大分红等释放信心举措。
IPO方面,2023年8月底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从9月到12月,月均核发批文和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月均核发批文数量降至8家。8月前,这一数字为26家以上。2023年全年,沪深市场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这其中,2023年1月到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发批文仅有32家,启动发行44家。
再融资方面,2023年9月~12月证监会核发再融资批文95家,较前8个月月均减少40%,募集资金月均271亿元,较前8个月下降43%。
减持方面,证监会2023年8月推出减持新规,要求破发、破净或分红不达标的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按当前指标测算,沪深共有近2300家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受到限制。
然而仅从股指表现来看,市场预期并未有明显改善。近期伴随连续下跌,市场情绪也受到进一步冲击。业内认为,本次国常会强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表明还会有更多硬招实招推出,政策效果将会逐步显现。
多部门协调发力
资本市场运行是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镜像反应。业内认为,看待资本市场问题,要以系统性思维,跳出资本市场看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宏观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协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资本市场发展宏观环境。
“每每股市迅速下跌至低点时,海内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相关部门往往会有一系列组合拳推出,来扭转市场的下跌。”李湛表示,投资者的预期不仅是受资本市场本身资金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