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补链登上国际舞台 创新成就汽车产业崛起之路
时间:2023-12-15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也是国家制造实力的直观体现。

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一路疾驰”: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为234.1万辆,跃居全球第一;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第一。

在产业发展中,车企产品创新不断,大手笔研发投入不断,加快融入全球汽车工业价值链步伐不停。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产业链优势凸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逐步开启了技术输出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

为中国汽车赢得迟来的尊重

走进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记者立马感受到“极简的未来主义”气息,各个功能区的线条精准流畅。在银色大厅醒目位置,陈列了三款高合汽车主力舰车型:HiPhiX、HiPhiY和HiPhiZ。

“要为中国汽车赢得迟来的尊重。”这是高合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丁磊研发上述3款车型时坚持的信念。

为中国汽车赢得迟来的尊重,需要不被潮流裹挟的创新战略。

6年前,其他车企都在新能源赛道上比拼性价比,高合汽车选择了研发豪华车。“汇聚高端人才,汇聚高端技术,研发最前沿技术,吸引高净值用户。”寥寥数语,丁磊道出走高端路线的“创新”底气。

为中国汽车赢得迟来的尊重,需要不被传统羁绊的创新理念。

“我做了几十年汽车,非常熟悉传统汽车的开发过程。现在,中国汽车产业要实现赶超,需要颠覆性的创新理念,应该主动跳出舒适圈。”在丁磊看来,燃油车常用的车门、车灯等都可以用技术重新设计,如智能展翼门就重新定义了车门的打开方式。

创新对于企业的分量有多重?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说:“比亚迪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引领创新,秘诀在于通过掌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从自主创新到全面开放创新的特色之路。”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3年;第200万辆用了1年;第300万辆用了半年;第500万辆用了9个月。

“中国汽车产业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创新氛围,创新正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永远的必修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说。

强链补链

新能源汽车带动产业链继续升维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离不开强大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在位于黄浦江畔的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部,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说。

汽车产业分工极其细致,除了主机厂须掌控品牌、技术和车型设计等关键要素而自建总装基地外,汽车零部件往往由产业链的配套工厂生产,从而形成了特殊的供需关系和依存关系。

伴随汽车产业一起成长的还有众多零部件厂商。目前,我国汽车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六大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就集中了50多家整车厂和4500多家零部件工厂,汽车产量约占全国23.4%。

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在带动供应链体系继续升维。今年10月,科思创宣布其全球首条物理回收(MCR)聚碳酸酯专用生产线上海一体化基地投产,年产能达2.5万吨,旨在满足市场对消费后回收再生塑料的需求,主要覆盖汽车等应用领域。

在王丽看来,科思创将该生产线落户上海,来自对于中国产业链伙伴日益增长的创新能力的信赖。中国车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愿意去大胆尝试和调整,也愿意投入精力和资源。

“现在,很多新产品、新应用都是在中国先做试验,或者快速在中国实现商业化。”王丽表示,中国产业链布局已经非常健全、完善,市场潜力巨大。

距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到3公里,是宁德时代子公司瑞庭时代的动力电池模组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供应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曲涛表示,落地临港新片区是宁德时代战略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公司将在临港新片区打造绿色、高效的智能工厂,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曲涛说。

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说,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新物种”,以高度智能化的方式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将新的产业链串联起来。从上游的矿产资源开发提炼,到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再到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形成的强大变革潮流,让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了“中国速度”。尤其是在电动车最核心的“三电”技术领域,中国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已实现产业链的局部突破和领先。

开放合作

中国汽车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在经历了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今年春节开始,一场规模和幅度空前的价格战在我国汽车市场打响,给汽车企业带来了较大竞争压力。

压力之下,汽车行业出现了两个趋势性变化:一是车企纷纷谋求“走出去”;二是外资车企频频投来“橄榄枝”。种种变化都反映出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上汽集团是率先“走出去”的代表,旗下自主品牌MG名爵连续4年排名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第一。10月,上汽集团海外市场销量再创年内新高,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3%。

上汽集团能够在车企“出海”中独占鳌头,与全方位的体系布局有很大关系。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