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要闻】
1.国常会: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明确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调整完善国内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促进内外贸标准衔接、检验认证衔接、监管衔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要聚焦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及时优化政策,切实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要优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环境,落实好相关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共同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
2.刘纪鹏: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国家安全部发文以及证监会的会议可以看出政府决心把大盘拉起来
继中央汇金公司10月23日宣布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之后,又有国家队资金出手。12月1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当日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ETF及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此举是10月份汇金公司还有几只央企大盘股纷纷回购四大国有银行股票和购买ETF产品后的又一次战略举动,说明在落实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背景下,央企正在一次又一次地企图撬动大盘,恢复人们的信心以及活跃股市。刘纪鹏指出,目前股市虽仍在3000点左右徘徊,但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国家安全部发文以及证监会的会议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的决心非常坚定,就是一定要把大盘拉起来。
3.国常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形势变化适时修订矿产资源法,对于依法开发保护矿产资源、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十分必要。要加快推进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夯实矿产资源保障基础。要大力开展技术装备创新,推进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矿产资源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4.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产品注册条件、要求、程序,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临床效果,强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研发临床急需产品,不断扩展特殊人群的可及性。对拟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特医食品和拟向中国出口特医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从申请条件、注册程序、临床试验、标签与说明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强调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能力、法律责任和义务;明确7种不予注册产品的情形;细化现场核查要求,必要时对原料开展延伸核查;在注册证书中增加“产品其他技术要求”项目,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
5.农业农村部: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下达地方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目前,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已经全部完成审核,将于近期下达地方,成为这次增发国债首批落地项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表示,此次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将优先支持东北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对典型黑土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了支持力度,把京津冀受灾地区也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提高农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此外,对粮食主产区也予以倾斜支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6.多位银行人士:目前商业银行并没有收到任何白名单相关文件
多位银行人士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并没有收到任何白名单相关文件。也有个别银行从业人员称,监管方面确实草拟了一份涉房贷款的企业白名单,但这份名单更多是一种参考。对外界传言的“为白名单房企发放无抵押流贷”等消息,多数银行和房企人士均表示可能性不大。一位区域银行人士表示,目前为房企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仍被视为违规,如果传言属实,意味着需要对原有监管体系进行调整。
7.国新投资宣布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未来将持续增持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今日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注: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2日,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近8600亿元;2022年净利润近240亿元。
8.北交所启动公司债券发行承销业务
北交所发布通知,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启动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发行备案、簿记建档等发行承销业务。
9.上海:到2025年张江高新区3-5家园区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
上海印发《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实现主导产业特色化发展。到2025年,“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超过100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