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份,医药股作为A股的反弹先锋,关注度持续攀升。在各大券商研究报告中,医药生物板块成为“11月金股”的集中营。公募基金持续加配医药股,基金经理也高喊“越跌越买”。近期牛股辈出的医药板块,迎来的是短期反弹还是成为中长期行业反转的起点?
资深医药行业分析师王君(化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欧美加息周期结束直接对医药股产生利好,可以促进药企融资端回暖,这是近期行业整体反弹幅度较大的原因。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政策端,集采规则不断完善后整体再降空间有限;资本端,欧美加息周期结束也有利于医药行业重获资金青睐;市场端,创新药的研发不断结出硕果。再叠加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目前的医药板块具备中长线稳步上升的潜力。
二级市场获加配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持续调整之后,近期A股医药板块重新站在了市场的聚光灯下,资金持续加配,板块内牛股辈出。
11月6日~11月10日当周,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涨幅1.87%,远高于同期沪深300的0.07%。热门医药赛道更是受追捧,Wind概念板块中的体外诊断、抗疫板块、基因检测、医药电商、智慧医疗等指数,周涨幅均超过3%。
个股方面,医药板块不断出现新牛股。创新药研发进展顺利的新诺威、减肥概念股常山药业、阿尔茨海默病药临床试验数据揭盲的通化金马、医疗大模型实践者润达医疗、亏损大幅收窄的诺思兰德等股票,均在短期内走出了翻倍行情。
进入11月份,医药生物股成为各大券商研究报告中的“香饽饽”。据统计,11月券商金股权重最靠前的行业为医药生物,多位分析师推荐增配医药股票。
据国信证券分析师统计,51家券商发布了11月金股,总共涉及358只股票。其中,医药股票占比12%排行第一。并且,在所有被推荐的金股中,医药股票平均增配近3%,也在所有行业中遥遥领先。
中银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医药行业底部反转正当时。前期医药反腐、医保谈判带来的行业不确定性已有所消散,医药反腐强调聚焦“关键少数”、前期受到影响的学术会议纷纷恢复,医保谈判细则更新,规则趋于温和。
从时间表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受防疫措施优化影响,医院端诊疗量持续恢复。第二季度,医药行业受市场资金切换影响,出现明显回调。第三季度,医药板块整体围绕“医药领域反腐”出现较大波动,初期市场情绪较为恐慌,后市场情绪逐步回暖。进入第四季度,医药板块基本面已无较大利空消息,市场资金不断涌入。
从第三季度公募基金的持仓情况来看,医药板块悲观情绪有所修复。股票型公募基金重仓股中,医药股市值占比14.01%,比第二季度环比有所上升。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医药板块估值具备吸引力,仍有增配空间。
一级市场融资回暖
因前期研发投入较大的行业特点,医药企业的发展受融资环境的影响较大。而过去一段时间,受国际地缘政治、欧美加息周期、宏观经济下行等诸多方面影响,医药行业的融资完成率跌入冰点。但9月份以来,该情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公开资料,多家中国创新药研发公司在10月份宣布迎来融资进展。从融资金额来看,披露金额且超1亿元的案例有19起,合计获得融资超过56亿元。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融资仍占多数,其中B轮以前融资占比超过53%。
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统计,10月份全国生物医药领域(不算拟收购、被收购、定增、挂牌上市)共发生了64起投融资事件,累计金额超过63.75亿元(不含未披露金额项目)和上月融资情况相比,融资金额上升了32.45%。
从资金投向来看,具备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最受追捧。其中,新元素医药完成超6亿元的D轮融资。这是10月份公开的早期融资中,单轮融资金额较大的案例。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公司,专注于代谢和炎症领域疾病的创新药研发。目前,该公司有一款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ABP-671,已在治疗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国2a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证实其可显著且安全地降低尿酸水平。
专注创新药商业化服务的领域也颇受资金青睐。完成5亿元C轮融资的上药云健康,是由上海医药孵化并持续支持的“互联网+”医药商业科技平台。该公司主要为中国创新药行业提供从覆盖创新药临床研发阶段,到上市后的院外用药市场的商业化解决方案。
资金端对创新药产业链前期项目的追捧,缘于创新药终端市场不断传出好消息。11月10日,百济神州公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核心产品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84亿元,同比上升81%,显著超出去年全年产品收入。其中,创新药百悦泽(泽布替尼)第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到25.71亿元,同比增长130%。
另外,医药行业的创新药研发不断结硕果,多款创新药陆续步入商业化。从产业端来看,当前GLP-1靶点减重已相对成熟且适应症仍在扩展,国内多家企业已有布局,减重行业市场不断超预期。在今年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会议)上,国内已有多家药企宣布在ADC等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国内创新药厂商出海方面,也不断传出大品种出海进展顺利的消息,成为加速推动创新药产业链发展的催化剂。
集采边际影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