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策略股权市场研究系列:股权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投资主线
时间:2023-10-26 00:00:00来自:中信证券字号:T  T

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正经历几大结构性变化:1)美元资产流入减少,但中东资本加持有望接力;2)国资背景LP成为主流,产业资本亦扮演重要角色。展望后续,LP结构发生长期性改变可能对股权机构投资方向带来系统性影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将成为主流,战略新兴产业将愈发成为核心聚焦。后续建议持续关注:1)“强链补链”与供应链安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环节;2)技术革新带来的创新增量:AI、机器人、卫星互联网、新能源低碳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

市场整体处于低活跃期,LP结构发生长期改变。受到全球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影响,当前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处于低活跃期,美国市场亦然。在投融资放缓大背景下,LP结构也出现趋势性改变,国资背景LP成为主流,以美国资本为首的外币基金逐步退潮,而中东资本积极跟进,有望成为美元投资之后的另一大重要力量,但人民币基金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认为,LP结构长期性改变,或将对股权基金投资风格产生较显著影响,平衡GP与LP之间的需求与预期将成为一级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

美元投资整体流入减少,人民币成为主流。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近年来外币基金募资规模呈现下滑趋势,23H1共计23只外币基金完成募集,募资规模约422.28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35.4%/-54.9%。人民币基金的募资节奏相对稳定,23H1共3266只人民币基金完成募集,募资规模达6919.17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0.5%/-22.7%。当前时点,人民币基金已成主流趋势,近期多家美元基金用更加本土化的中英文名和全球基金进行切割,都宣布在中国独立运营并吸引人民币LP。

尽管美国资本退潮,中东主权基金热情加持中国市场,或有望接力成为美元资本的重要力量。根据财联社报道,截至2022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总额高达约3.64万亿美元,占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额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东资本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私募股权投资等方式加大了对于中国资产的布局力度。在2017年-2021年,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对华股权投资总额约为122亿美元,占其海外投资总额20%。卡塔尔投资局表示,自2016年以来在中国共投资了100亿美元。科威特投资局也表示,过去15年,其在中国的投资增长了近50倍,大中华区投资排在其全球投资规模第二位。在投资方向上看,中东资本青睐中国新能源、互联网、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新经济领域。

一方面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希望分享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红利,另一方面更希望中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历程,能够帮助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当地孵化扶持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中东资本持续增持中国市场资产已成为长期趋势,中国美元/双币GP中东募资亦成为热潮。

国资背景资金占据主导将成为长期趋势。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3H1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到披露出资额的71.2%。以深创投、深圳高新投、合肥产投、元禾控股等为代表,地方国资背景GP近年来投资数量与投资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国资LP带有强烈产业战略诉求,“硬科技”投资成为聚焦。我们认为,国资更为关注产业招商引资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而GP需要在完成产业招引任务前提下实现基金整体收益最优。在当前募资端难以绕开国资LP的背景下,市场化GP与国资LP如何在诉求上达成平衡或需要持续磨合。同时,产业资本CVC在投资回报方面表现突出。产业生态搭建与订单支持能力成为创始人们关注焦点。

展望:战略新兴产业是投资主线,“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将持续成为主流投资理念。从投资轮次看,处于扩张期的企业将延续市场高关注度,种子轮至A轮投资占比较高。根据IT桔子数据,2023Q2,A轮及以前轮次占比为60%,近6个季度占比保持在59%-64%之间。从当前投资机构的行业投向看,股权投资核心赛道主要聚焦在:1)具备“强链补链”逻辑的供应链安全/国产替代环节,包括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材料、基础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以及2)技术革新带来的创新增量场景,包括AI、机器人、卫星互联网、新能源低碳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硬科技”领域。具体而言,1)集成电路板块为股权投资最热门赛道,下游智能汽车、消费电子、AI等多元需求以及国产替代逻辑加速推动。从细分投资方向来看,2023年1-10月,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材料等板块保持活跃,功率器件以及Chiplet技术在内的先进封装等亦受到持续关注。2)新能源板块整体投资规模同比放缓,早期投资仍火热,但中后期投资频次开始降低。目前股权投资倾向于投向早期、前沿领域布局,并具备技术和商业化壁垒的企业,例如固态电池、电池回收/检测、钙钛矿、TOPCon以及氢能等领域。

从退出端来看,2023年IPO整体数量变化不大,先进制造占比持续提升。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23H1境内外上市中企共218家/IPO融资额约合2238.95亿元,同比分别+13.5%/-29.1%。从IPO的行业分布来看,根据IT桔子数据,23Q2制造业占比达60%,其中先进制造逐步取代传统制造成为IPO发行人绝对主流,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