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以合规善治促高质量发展法学界大咖共议上市公司治理热点
上市公司如何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合规”二字是绕不开的话题。近日,一场以“规范发展行稳致远”为主题的上市公司合规暨风险处置法律实务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法学院、司法机关、证券监管机构、行业自律机构、上市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200余位行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上市公司合规及风险处置前沿法律问题。
●聚焦全面注册制专家热议资本市场法治保障
法治兴则市场兴,法治强则市场强。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如何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法治保障,更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9月16日,以“全面注册制时代的发行监管与信息披露”为主题,中国法学会证券法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法律界、学术界的各方代表,围绕注册制逻辑和理念、信息披露逻辑与法律适用、虚假陈述司法实践等进行了探讨。
●机构:A股市场“磨底期”应保持耐心
机构观点认为,当前A股投资者信心尚在逐步恢复的过程中,但市场也应关注到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例如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企稳回升,央行超预期降准落地等。当前,“活跃资本市场”政策仍在持续加码,后续随着稳增长、稳预期政策的持续显效,市场情绪将逐步改善。
【证券时报】
●房地产税立法暂缓税惠减负添活力正当时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下称《规划》)对外公布。在财税领域,《规划》明确,增值税法、消费税法、关税法等将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而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立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并未出现在本次立法规划中。
●融券会否打压股价业内人士详解相关交易机制
近日有观点将市场下跌的原因和融券联系到一起,业内人士认为,“融券会打压股价”的说法不准确,应正确认识通过融券机制实现的所谓“T+0交易”,融资融券和转融通机制在活跃市场交易、促进市场多空平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利润薄回款难剧集公司爆款频出却难赚钱
“目前几大视频平台,整体回款都比较慢,有可能你一个项目都播完了,钱只拿到了50%。”某知名剧集公司高管谭超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吐槽道,“现在整个市场,谁经得起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等待,光这种拖欠的钱,就有可能把公司拖垮。”
【证券日报】
●IPO节奏放缓非“关闸”中长期资金入市已有改善迹象
9月15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近期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是维护市场稳健运行的安排,证监会、交易所IPO受理、审核、注册等相关工作没有暂停,不存在IPO“关闸”的情况。市场人士认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的供需情况,加之促进投融资两端动态平衡的多项举措落地,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近期中长期资金入市有改善迹象。
●违规减持不再“罚酒三杯”
严惩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管思路非常明晰。9月15日,证监会通报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我乐家居”股票案调查进展。证监会拟依法没收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前述违法所得1653万元,并从严处以3295万元罚款,合计罚没4948万元。
●A股并购重组持续活跃年内85家公司首发相关公告
今年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持续活跃。数据显示,以首次披露日期统计,截至9月17日,今年以来有85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件,而去年全年为8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