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支持政策持续出台民营经济发展积极预期不断累积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一个多月以来,围绕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一系列落实政策接踵出台、综合发力,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
●广州深圳率先官宣一线城市开启“认房不认贷”当地银行:相关执行细则将很快出台
8月3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政策执行时点为8月18日。当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深圳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8月31日起执行。
●超30家机构自购总额逾19亿元
机构自购阵营不断壮大。本周以来,万家基金、鑫元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部分私募机构也出手自购,亦有券商资管自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本次机构“自购潮”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自8月21日以来,宣布自购的机构数量超过30家,总金额超过19亿元。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也积极自购新发基金。
【证券时报】
●银行半年报透露积极信号助推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
随着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陆续披露,银行业的共同处境及其对经济转型的思考和行动“水落石出”。共同处境是,在经济增长动力切换背景下,银行客户资产负债表从“扩表”转向“调表”,这些趋势性变化无疑直接影响了银行业的发展,既带来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
●IPO收紧并购市场“重燃”?业内人士:倒逼生物医药企业学会自我“造血”
近期,证监会“多箭齐发”活跃资本市场、提振市场信心。证监会表示,将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这让与二级市场息息相关的一级市场VC/PE再次陷入沉思:投资逻辑、退出策略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记者多方面了解到,面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动态调整,不少创投机构都更加明确今后的投资逻辑和方向,此外,并购重组的退出方式愈发受到投资人的重视。
●102城确定为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部署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布局建设工作。
【证券日报】
●国资委:加快推动国资央企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据国资委官网8月30日消息,8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四次圆桌会议,详细了解高端装备制造、发电、通信、水运、化工、商贸等行业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挑战问题,听取企业下一步工作安排及意见建议,研究细化工作举措,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加快推动国资央企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稳定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央行加码逆回购呵护月末流动性
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8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操作利率维持1.8%不变。鉴于当日有301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810亿元。
●广州深圳同日官宣“认房不用认贷”京沪两地调整预期升高
据悉,此前广州市、深圳市执行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均为30%,但从二套普宅的首付比例来看,广州市分为三个档次:无房且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为40%;有房且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为50%;贷款未结清的首付比例则为70%。深圳市为两档:无房有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为50%;有房有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