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将发放 上市公司自动驾驶赛道布局如何
时间:2023-07-11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近期各地对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有力,尤其是北京的探索,“车内无人”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智能驾驶龙头德赛西威的产品集中在感知层和判断层。汽车电子龙头均胜电子正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中科创达将推出面向中央计算的全栈软件平台——中科创达整车操作系统

打车打到一辆“空无一人”的智能车并完成全部行程,将不再是科幻场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日前宣布,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基于有关管理细则,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百度、小马智行等企业近日也获得上海浦东新区首批发放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

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国内首个“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将于近期在北京发放,首批企业有望取得相应经营许可。业内专家表示,对标国际前沿,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和应用加速发展,“全无人”智能车正在驶近。

“车内无人”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7月7日,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宣布,在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正式迈入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新阶段。北京市自动驾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先行区通过对政策与监管体系的持续迭代创新,为企业技术能力验证与服务经验积累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基于前期对无人化技术能力的充分验证,本次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主要考察企业服务能力。

先行区在“车内无人”全流程管理方面有三项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服务能力的考核。一方面,增强对车辆安全运行、接管次数等方面的指标考核;另一方面,新增专家评审机制,对企业的应急能力和安全运营能力进行评审。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参与企业1:1在远程配备驾驶人,对远程驾驶人及安全专员的职责分工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

三是严格执行处罚机制。建立清零机制、退回机制,严格关键技术指标考核,确保对企业违规操作、违反要求等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处罚。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等地也在加速推进智能驾驶发展。7月8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驾驶论坛上,百度智行、AutoX安途、小马智行等三家企业15辆车获得上海浦东新区首批发放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获得牌照的企业可以在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划定的路段、区域开展车内全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6月17日,在“2023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暨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创新大会”上,深圳坪山区政府为安途智驾、鹏电集团和萝卜运力联合体等颁发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牌照,同时,还首次为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颁发无人小车测试牌照。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近期各地对自动驾驶商业化推进有力,尤其是北京的探索,“车内无人”商业化迈出重要一步。如果牌照颁发后,在北京亦庄区域可以召唤到驾驶座没有安全专员的彻底无人的智能车,付费完成出行全过程,这对于传统的出行业态将是颠覆性的改革。

助力Robotaxi形成商业闭环

行业龙头特斯拉对于自动驾驶的时间节点更为乐观。7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视频发言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约在2023年年末就会实现全面自动驾驶。当前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没有人类干预的全自动驾驶状态,在美国的道路上测试很少会需要人工干预。

6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罗兰贝格合伙人吴钊对记者表示,在智能驾驶领域,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Robotruck(自动驾驶卡车)被认为是将率先落地的两大商业模式,而“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是Robotaxi商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目前,国内对自动驾驶的政策规定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基于安全员是否在驾驶位,分为主驾有人和主驾无人;二是按照商业化进程来划分,包括测试(内部测试,不可载客)、示范运营(可以载客,但不可收费)、商业化(可以载客,可以收费)。

在自动驾驶领域,国内一线城市成熟度明显领先。其中,上海、广州、深圳在无人化状态、商业化方面都在积极推进,北京目前在无人化和商业化结合方面相对走在最前列。

2022年7月,北京亦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经迎来无人化商业试点。今年3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进入“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阶段。截至目前,无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辆,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累计订单量超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达95%以上。

参考发达国家市场,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与监管政策的支持,是Robotaxi落地的必要条件。

小马智行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对于自动驾驶行业而言,Robotaxi能否打通商业闭环,是关乎自动驾驶商业模式成败的关键。目前市场对自动驾驶商业模式的设想有两种:一是面向乘用车车主收费,提供自动驾驶服务;二是提供R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