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预计公司产能有望大幅增长,资源完全自给使得公司成本较低,在锂价下行周期保持利润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8.93/47.24/50.98亿元。参考可比公司当前估值,并考虑到公司料将超越同行的产能增速,给予公司2023年13倍PE估值,维持公司目标价99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业绩大幅增长,23Q1盈利能力维持稳定。受益于锂价上涨及产能释放,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为32.95亿元,同比增长485.9%。23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10.96亿元,同比增长41.4%,环比减少11.9%。公司2022年锂产品销量为2.4万吨,同比+362.9%,我们测算23Q1销量为5600吨,2022年和23Q1单吨净利分别为13.7/19.6万元。得益于公司锂矿自给率提高至100%,在一季度锂价下跌的背景下公司锂产品单吨净利仍然维持增长。
Bikita锂矿增储扩产,Tanco锂矿新建选矿厂。2023年2月,公司投建Tanco矿区100万吨/年采选项目。3月,公司将Bikita锂矿120万吨/年改扩建工程的生产能力增加至200万吨/年,BIkita锂矿规划年产能提高至80.2万吨精矿,约折合7.6万吨LCE,公司预计以上产能于2023年陆续投产。公司于4月公布Bikita矿山西区最新勘探结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Bikita矿区累计探获183.8万吨LCE资源量,较上次勘探增加27万吨LCE资源量。
锂盐产能远期规划10万吨,资源自给率维持100%。公司现有2.5万吨/年电池级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产能及6000吨/年氟化锂产能。公司预计在建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将于2023年底前投产,届时公司锂盐年产能将达到6.6万吨,资源自给率维持100%。此外,根据其公告,公司设置了10万吨锂盐产能的战略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海外4万吨冶炼产能布局,并持续推进矿山开发,维持锂资源自给率。
铯铷业务实现新突破,矿权开发取得新进展。2022年,公司甲酸铯业务在欧洲北海地区业务的基础上,在印度洋区域、马来西亚海域、泰国湾区域、中国海域内积极开拓业务。2022年5月和9月,公司分别与盛新锂能、宁波韵升共同发起设立合资公司,对锂矿及稀土矿进行勘探开发;公司通过将自有赞比亚希富玛铜矿与卡希希铜矿与第三方进行合作开发,实现了自有矿权的价值转化。
风险因素: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锂价跌幅超出预期;公司海外矿山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外汇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在建锂盐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未来锂盐产能增长将打开成长空间,锂资源完全自给使得公司成本维持低位,在锂价下行周期保持利润增长。考虑到锂价下跌将抵消部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润增长,预计公司锂盐单吨净利会有所下降,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23-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38.93/47.24亿元(原预测值为55.90/68.54亿元),新增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50.98亿元,对应2023-25年EPS预测值为7.64/9.27/10.01元/股。当前锂行业可比公司(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盐湖股份、西藏矿业)2023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估值水平为11倍,考虑到公司未来两年锂盐产能增速预计快于同行,给予公司2023年13倍PE估值,维持公司目标价为99元/股,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