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看财政如何"开源""撬动"
时间:2023-05-11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记者近日在山东、四川等地调研采访,从当地财政部门、农户、农业企业了解到,多地持续将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确保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强化农业农村财政投入保障

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的田间地头,工人驾驶着挖掘机,忙着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记者了解到,为了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今年,眉山市财政安排“天府粮仓”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预算2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位于“天府粮仓”核心区。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告诉记者,在财政资金有力支持下,目前,31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已完成80%的农田沟渠、田间道路建设,预计6月前将全面完成改造提升任务。

“农业农村一直是四川财政的优先保障领域,近年来财政资金向乡村振兴的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李世宏说,2022年四川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乡村振兴达1726.7亿元,占全省总量14.5%。2022年全省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规模达312亿元,占全省土地出让收入的7%。此外,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2022年投入专项债券资金211亿元,倾斜支持乡村振兴领域。

在产粮大省山东,财政资金对于农业农村的支持保障也在不断强化。山东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王晶介绍,2022年,山东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完成1108.67亿元,较上年增长7.96%,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增幅4.39个百分点。

根据预算报告,2023年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

“在财政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下,今年还将持续强化投入保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健全与乡村振兴相适应、覆盖农业农村各领域的投入保障机制。”李世宏说。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持续增加的财政投入投向了哪些领域?记者采访获悉,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等是财政支农的重中之重。

保障粮食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为守牢建好“天府良田”,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四川省通过调整优化种粮大户补贴政策,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

“我们实行差异化补助、分年到位提标,2023年,计划成都平原区补助标准提高到90元/亩、其他区域提高到100元/亩,争取到2025年,成都平原区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亩、其他区域提高到150元/亩。”四川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喻显良说。

“财政部门安排下达种粮大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有力调动当地农民种粮积极性。永丰片区稻谷平均亩产,从2018年的623公斤增长到2022年的700公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18343元增长到2022年的28685元。”李雪平说。

山东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张绍生告诉记者,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标准2022年达到亩均1950元,支持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56.7万亩,推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其中,德州“吨半粮”核心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67公斤。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各地也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在四川省成都市,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成都市每年安排资金6亿元,开展“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推动病虫害防治、养殖业绿色发展以及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聚焦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还设立了规模超1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奖补专项资金。

创新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

在财政资金保障有力的同时,各地还不断创新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四川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川省去年5月成立了首支省级农业产业政府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方式为涉农企业的生产配套、经营发展、上市培育等提供投融资支持。

“基金计划规模100亿元,其中财政出资20亿元,撬动地方国资、金融资本和大型产业资本进入。”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刘铁说,仅目前,基金已储备优质项目20余个,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33亿元。

“除减税降费、财政补助外,政府还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杠杆作用,通过贴息、分险等方式破解企业贷款难、利率高、风险大等问题。”四川省青川县川珍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万军说,在各类资金的助力下,公司基地建设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道路,生产设备全面更新换代、工艺持续优化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2022年度实现销售额超6亿元。

如今,财政、金融、社会资本融合协同的乡村振兴支持模式已在全国多地“开花”。山东省在现代高效农业、海洋牧场建设等领域积极采取股权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