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财政的收支平衡之道及其影响分析
时间:2023-05-11 00:00:00来自:中金公司字号:T  T

摘要

2022年,在经济下行财政收入受到明显制约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却要加大对经济支持力度,因此实际财政收支缺口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实际赤字是如何弥补的?在税收收入较低的情况下,非税收入如何做到逆势增长?减税以及退税政策对经济起到了怎样的支撑作用?在地产景气度回落,土地出让收入下滑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支是如何平衡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此外,随着今年经济自然修复,今年财政收支压力是否会明显缓解?财政发力又是否会有利支撑经济增长?经济回升的同时又有哪些风险需要我们警惕和关注?

一、2022年财政收支矛盾如何化解?

2022年公共财政收入在经济承压和留抵退税政策大规模实施情况下面临严峻考验,中央财政收支状况明显好于地方,而地方财政同时面临着整体趋弱和区域分化加大的问题。回顾去年,中央和地方均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中央层面在拓宽非税收入渠道、消费税收入调整和动用往年结转资金办理出口退税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保证了一般财政收入相对平稳运行,而地方层面则获得了更多的转移支付、并通过城投拿地等方式来缓释土地出让金快速下行带来的政府性基金收支压力。

二、2023年财政收入压力能否明显缓解?

随着经济温和修复,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压力可能会边际缓解但改善幅度可能仍需观察,主要是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或难以明显提升,而偿债压力却较去年提升的情况下,区域之外的分化也会更加突出,部分地区的财政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如果后续财政矛盾更加突出,我们认为今年可能仍会通过特定利润上缴、盘活专项债限额或者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来缓解区域财政压力,从而达到财政平衡的效果。

三、今年广义财政对经济贡献力度如何?

假设今年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目标能够实现,5.6%的支出增速目标可能也难以对经济形成有效的拉动。按照今年实际GDP增速5-5.5%左右来看,今年名义GDP增速达到6%-7%甚至更高的水平,也就是说,今年财政支出增速可能基本持平甚至略低于名义GDP增速,那么这意味着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不需要财政明显发力,财政自然难以对经济形成明显带动。例如疫情爆发的2020年,当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达10%,远远高于当年经济增速,因而对当年经济形成较大的拉动,而今年财政预算支出增速以及我们测算的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不到6%,不但远远低于2020年,还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财政对今年经济的贡献可能相对有限。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今年经济修复可能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然而今年财政发力的力度可能并不会很超预期。从今年一季度的财政收支差额进度来看,一季度财政收支差额为5574亿元,占全年赤字目标的比例达到14.4%,而去年一季度使用赤字仅占全年目标的3.5%,今年一季度赤字使用明显快于去年同期。然而今年赤字比去年提升并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可能会有一定的下行压力,毕竟从收入端来看,税收收入会受到价格因素以及居民货币流通速度偏低的制约,非税收入在上游行业利润压缩的情况下补充财政收入的空间而有限,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也并不会明显好于去年。在赤字使用明显快于去年同期而财政收入仍承压的情况下,下半年财政支出可能会面临一定压缩。而目前来看,今年应对财政压力的可能手段之一,或许还是继续增加地方债存量的余额和限额之间的差额来使用。在财政政策空间可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仍会维持适度宽松,经济弱复苏但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债市仍然机会大于风险。

风险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