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2.7pct至49.2%,落入收缩区间。非制造业PMI环比下降1.8pct至56.4%。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景气度分化。
一、制造业:产需两端景气分化,价格持续回落4月制造业PMI时隔4个月再度转入弱收缩区间。疫前三年(2017-2019年)4月环比平均下降0.4pct,但今年在一季度的高基数下,4月制造业PMI环比超季节性下降2.7pct至49.2%。产需两端景气度回落后分化,需求回落幅度大于生产。在生产端,4月生产指数环比下降4.4pct至50.2%,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在需求端,内外需均再度转入收缩区间,内需回落幅度大于外需。新订单指数环比大幅下降4.8pct至48.8%,内需修复动能趋弱;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下降2.8pct至47.6%,出口增速面临下行压力。
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企业成本压力持续缓解。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动原材料价格转入收缩区间,环比下降4.5pct至46.4%。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7pct至44.9%,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收缩区间。
企业信心仍处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下降0.8pct至54.7%,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回落。企业景气度普遍回落至收缩区间,大型企业景气度回落幅度(4.3pct)大于中、小型企业(1.1pct、1.4pct)。
企业库存有所去化。企业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分别小幅下降0.4pct、0.1pct至47.9%、49.4%,持续位于收缩区间。就业修复持续承压,从业人员指数下降0.9pct至48.8%,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供应链修复略有放缓,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下降0.5pct至50.3%,连续第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二、非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景气高位回落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下降1.8pct至56.4%,为年内次高点,建筑业与服务业景气度均保持扩张,但斜率有所放缓。一方面,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基建等投资活动持续发力;另一方面,经济常态化运行支撑服务业渐进式修复。
建筑业景气度处于年内高位,基建投资仍是重要支撑。建筑业经营活动指数环比下降1.7pct至65.6%。重大项目施工进度持续加快,土木工程经营活动指数70.4%,环比略降0.2pct。房地产景气度下降1.4pct至48.7%,再度转入收缩区间。
服务业扩张边际放缓。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环比下降1.8pct至55.1%,处于年内高位。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修复均有所放缓,环比分别下降2.3pct、2.7pct至58.7%、53.3%。出行类服务消费拉动服务业持续位于扩张区间,航空运输业经营活动指数大幅提升14.6pct至78.6%,住宿业、餐饮业经营活动指数分别反弹9.7pct、4.4pct至68.6%、59.3%。
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8%,环比上升0.1pct,整体就业压力仍较大。
三、小结:经济修复延续,但动能持续放缓
总体上看,4月PMI在整体需求不足与一季度高基数的影响下超季节性回落,落入收缩区间。制造业PMI指数再度转入收缩区间,供需两端修复斜率持续放缓,需求回落大于生产。这与4月28日政治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相一致,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非制造业指数高位回落,仍保持扩张,但服务业就业持续承压。前瞻地看,在节假日消费回暖、各项积极政策支持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未来PMI指数或将重回扩张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