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数字人赋能中小企业AI赋能数字人变数智人】
据报道,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元宇宙产业委决定在全国开展“元宇宙数字人赋能中小企业全国行动”。“行动”将建设数字人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企业数字化升级、创新。整合数字经济产业园、创新基地等配套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的投融资支持、营销推广等服务。通过数字人技术,推广数字化生产、管理、销售等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经营方式。
虚拟数字人最早起源于影视行业,后逐渐拓展到泛娱乐、电商、营销、企业服务等多领域,目前仍旧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虚拟数字人的产业链主要分为:基础层(虚拟人所需基础硬件、软件提供商)、平台层(提供虚拟人制作和开发能力的技术服务商,参与者包括AI厂商、互联网大厂、虚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应用层(即在泛娱乐、电商、金融、文旅等垂类的应用)。根据“量子位”的预测,2023年我国虚拟数字人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
人工智能技术贯穿虚拟数字人的建模、渲染、生成、驱动等全部环节,近期AIGC的技术突破,一方面使数字人的制作成本降低、制作周期缩短、门槛降低;另一方面,多模态AI技术将使得数字人的交互能力更上台阶,思想决策和语言输出更接近真人(不再只是数字“皮囊”,叠加了智能的“灵魂”)。目前微软、百度、腾讯、抖音等各大平台已经开始提供相关数字人服务,总结各家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可推测后续虚拟数字人的落地形态主要有:播报型数字人(基于文本生成视频,提升内容生成效率)、交互型数字人(应用场景广泛,涵盖B端和C端)、智能语音助手(可搭载于IoT设备)等。
东方证券建议关注产业链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1)虚拟数字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娱数科、捷成股份、天地在线;
2)头部达人直播电商机构:遥望科技、东方甄选、世纪睿科;
3)布局数字人业务的电商营销/代运营:蓝色光标、值得买、浙文互联、三人行;
3)跨境电商:华凯易佰、焦点科技、吉宏股份。(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天娱数科、捷成股份、天地在线、遥望科技、蓝色光标、值得买、浙文互联、三人行、华凯易佰、焦点科技、吉宏股份
【颠覆新药研发AI制药价值将迎规模化验证】
据报道,近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Moderna)宣布与IBM达成一项协议,将结合最先进的配方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来设计最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RAN药物。据量子位智库预测,鉴于目前绝大多数AI制药处于临床Ⅰ期,2023-2024年将出现跨越“死亡之谷”的临床管线,进一步证明AI技术对新药研发产业的颠覆性。预计2026年将会出现首个上市的AI驱动药物,AI制药行业的经济价值因此得到验证,政策、产业、消费市场对于AI驱动药物的态度及相关举措也将清晰,行业逐渐定型。与此同时,现有的管线及后续发展较快的管线,将大批进入临床,AI制药的技术价值将得到规模化验证。
中泰证券指出,AI制药是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药领域各个环节,进而促进新药研发降本增效。AI制药行业经历了算法迭代、算力提升及海量实验数据的堆砌,随着AIDD、AlphaFold2及CHATGPT等创新产品的出现,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的成长初期。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制药有望提高药物设计的命中率及成功概率、降低研发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未来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I制药可分为AISaaS软件服务、AICRO及AIBiotech三种商业模式。据药智局及蛋壳研究院统计,2022年国内AI制药公司中31%的公司选择兼容其中两种商业模式,只有8%选择仅软件SaaS的商业模式。源于AI制药在算法、算力、数据方面投入较大,且单一路径发展或有一定局限,预计未来多种商业模式协同发展有望逐步成为趋势。
A股公司中,泓博医药设立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辅助的药物设计技术平台,利用开源代码建立了自己的AI模型。
成都先导与腾讯AILab合作,双方共同享有基于AI技术的分子骨架跃迁系统。该算法有望加快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小分子设计环节。目前基于AI技术的分子骨架跃迁系统已经在公司多个内外部药物研发项目上进行应用。(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泓博医药、成都先导
【具备自我意识科研人员研发成功模仿人体触感电子皮肤】
据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款可以模仿人体触感的电子皮肤。这款电子皮肤由包括硅在内的多种材料制成,研究人员利用液态金属制成微通道,这些微通道能将来自不同电极传感器的反应传导给一个处理器。处理器则控制电子皮肤的信号收集,然后再对其进行编码,并提取与身体运动有关的有用信息传输给计算机。此外,这种“电子皮肤”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来获得3D感知和运动信息。
这款电子皮肤可以帮助机器人像人类和动物一样,具备一定程度的身体自我意识,让人与机器人之间实现更加安全和逼真的互动效果。这一科研突破并开辟了一系列“软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未来或将应用于医疗保健等诸多潜在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