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进口水果市场上,站在刚刚运抵中国的菲律宾榴莲旁,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JaimeFlorcruz)满怀信心地用熟练的中文向大家做起了推销,“菲律宾榴莲品质有保障,不甜不要钱!”
今年1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正式公告,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菲律宾鲜食榴莲进口。进入4月,菲律宾榴莲今年第一个产季尚未结束,就有大量榴莲通过空运和海运进入中国。
榴莲,果肉金黄、香味浓郁、口感绵密,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新宠。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全球第三大榴莲消费国。中国自身几乎并不出产榴莲,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此前已有泰国和越南的鲜食榴莲以及马来西亚冰冻榴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之前,中国消费者热捧车厘子。车厘子每年的进口量达2万多集装箱,”上海沃农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告诉第一财经,“如今,榴莲是进口水果中,唯一进口量赶超车厘子的。去年鲜食榴莲的进口量就已达到4万多个集装箱。中高收入家庭是消费主力。”
中国榴莲市场迎新玩家
4月7日,第一批菲律宾榴莲空运抵达上海,这意味着菲律宾新鲜榴莲对华出口的正式启动。4月20日,海运的榴莲也抵达中国市场。
吉米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市场充满活力且健康成长,中国的消费者也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菲律宾早在2018年就开始推动向中国出口榴莲,经过了多年努力,很高兴第一批榴莲已经到达了中国市场,对于未来前景很有信心。
菲律宾榴莲进口商都乐中国市场总监王娜对记者表示,公司本来打算主要以海运的方式将菲律宾榴莲运来中国,不过由于现在市场需求旺盛,所以更多地采取了成本更高的空运。
不过,无论是海运还是空运,来华榴莲的起运点基本都在菲律宾南部城市达沃。这座城市被称为菲律宾的“果篮子”,榴莲产量占菲全国的约80%。达沃还是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家乡和根据地,他也被民众看到过在达沃街边品尝榴莲。
相比其他榴莲品种,达沃本地榴莲品种不仅更抗虫害,产量也更高,此前主要出口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地。在这个榴莲品种中,其中最主要也最受欢迎的品种“普雅”甜味浓郁,口感丝滑馥郁。
王娜告诉记者,2022年底,在获知菲律宾新鲜榴莲即将准入中国的消息后,公司便第一时间派团队前往菲律宾实地进行考察,在10余种主流菲律宾榴莲品种中,也选择了黄金普雅榴莲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上不乏进口榴莲,在菲律宾榴莲入华前,泰国的金枕、马来西亚的猫山王等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榴莲品种。
王建军告诉第一财经,菲律宾榴莲种植的总量并不像泰国、越南那么大,种植水平相对原始一点,外表可能有些皮毛,不那么漂亮,“但是它的口感非常好,而且上市时间和泰国榴莲完美错开。”
据王建军介绍,此次都乐引入的黄金普雅榴莲产季在每年的2~4月以及8~10月,正好可以弥补泰国金枕鲜榴莲的空窗期。
一位榴莲经销商告诉第一财经,泰国的金枕主要是每年的3~6月底上市,马来西亚的猫山王则要到每年的11、12月左右才上市,而且马来西亚猫山王多是液氮冷冻运输,并非鲜食榴莲。
第一财经在现场看到,都乐黄金普雅榴莲的果肉较红。有现场品尝者表示,口感则比泰国的金枕要浓郁。
至于是否会在中国市场上形成竞争,王建军并不认同。除了上市时间错峰外,王建军表示,当前菲律宾榴莲的售价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的榴莲相比有一定优势。他预计,公司的菲律宾榴莲年度成交量可达2000吨。
2022年,榴莲在中国进口水果金额中,稳居第一位,达40.3亿美元,进口量达到82.5万吨,相比2014年增长了将近两倍;而车厘子(鲜樱桃)2022年的进口额为27.7亿美元,进口数量为36.7万吨。另据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间,中国鲜食榴莲进口量复合增长率达17%。
弗若斯特沙利文认为,随着人们的消费升级,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得益于该趋势,优质的进口水果品类格外受市场青睐。预计未来五年,榴莲、车厘子、山竹仍是中国大类水果消费增速前三的水果。
中国与RCEP成员农产品贸易火热
从柬埔寨龙眼,到越南百香果,再到菲律宾榴莲,越来越多周边国家的水果走进中国市场,走上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这背后离不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助推。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当时,率先在已正式提交核准书的10国生效实施,即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4个非东盟成员国。一年多来,RCEP陆续在韩国、印尼等成员国生效。
RCEP区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生产地,汇聚了全球主要的大米、棕榈油、橡胶、水产品等生产地。因此,生效一年多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热火朝天。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对东盟农产品零关税比重为92.8%、澳大利亚91.5%、新西兰92.0%、韩国88.2%、日本86.6%;东盟各国对我国农产品零关税比重在61.3%至100%之间、澳大利亚98.5%、新西兰96.1%、韩国62.6%、日本57.8%。
据中国商务部12日消息,菲律宾日前已向东盟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