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
时间:2023-04-2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今年以来,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主题在资本市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续债规模已达144.77万亿元。在资本市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过程中,债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建设与完善,也不容忽视。

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估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债券发行定价和有效估值的重要依据。就此,上海证券报邀请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晟以及新世纪评级、联合资信等评级机构相关负责人就此进行了探讨。

立足高质量发展把握“中国特色”内涵

上海证券报:自去年底监管部门提出“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资本市场已开启全新的价值发现之路。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您所在的评级机构如何理解其内涵?

东方金诚:中国经济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且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也需要根据新阶段新要求,在遵循市场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职能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估值定价在其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是建立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基石。

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估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债券发行定价和有效估值的重要依据。一方面,信用评级可以解决债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金融资产得到公允的风险定价,从而实现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作为债券市场的“看门人”,当实体经济局部出现产能过剩、债务增长过快时,信用评级对潜在风险的揭示和信用风险上升趋势的预判会提高风险定价水平,从而抑制金融资源向高风险领域的进一步集中。因此,对债券市场来说,建立融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信用评级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一环。

联合资信: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核心是在海外成熟估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创新,在传统估值因素之外充分考虑“中国特色”影响因素,将国家战略、绿色发展、社会责任等外部因素纳入综合考量,从而更好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引导资源向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聚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促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在讨论中国债券市场时,须要考虑中国特有的经济和金融环境、市场结构和监管制度等因素,以建立适合中国市场的债券估值体系。对于债券估值,中国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评估债券发行人风险和债券价值,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企业有望获得长远且稳定的发展;二是通过全面衡量债券及发行人的内外因素综合评估债券的价值,而不是仅局限于债券的现金流、付息频率、期限等条款简单计算其价格。

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

上海证券报:对于债券市场而言,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应当如何建设?债券评级、估值体系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

东方金诚:基于信用评级对债券信用风险定价的基准作用,对于评级行业来说,助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职责,不断优化完善评级技术、方法,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改革: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意图,将服务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深度融入评级体系中,更好肩负起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双重功能;

二是充分发挥国内评级机构在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和债券市场基础逻辑方面的优势,坚持“以我为主”推动评级技术创新与发展,尊重并总结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大对国内债券市场和各行业信用风险特征的理论研究,重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技术体系和评级质量验证机制;

三是立足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切实提升评级质量,合理提高评级区分度,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通过科技赋能加强信用风险揭示和预警功能;

四是强化与债券市场参与各方的沟通,在及时向市场提示和预警信用风险的同时,协助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提前介入风险处置,推动金融风险的有效化解,降低债券估值大幅波动的风险,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

新世纪评级:从2022年债券市场主要券种的发行利率和利差来看,高主体信用等级的发行利率、发行利差均值均低于同期限低信用等级的发行利率、发行利差均值,全市场各类型债券主体信用等级间的发行利差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主体信用等级对各券种的发行利差具有显著区分度。这也说明,我国债券市场中目前的估值方式总体可以反映出信用等级所示的信用风险及信用风险溢价。

在个券方面,仍然存在部分债券的发行利率和利差与实际信用等级无法对应的情况,亦即债券定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