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国际投行密集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测值海外投资者对华投资信心持续提升
中国经济加速复苏,也不断提升海外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在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GDP数据后,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已陆续有摩根大通、瑞银、花旗等多家国际金融机构集中上调中国2023年全年GDP增速预期。
●证监会: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推出开放举措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20日在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推出并落实各项开放举措,支持境内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拓展跨境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境内企业“走出去”。“近年来,证监会着力深化行业双向开放,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持续提升外资机构展业便利度。
●逾900亿元资金南下抄底知名基金经理加大港股布局
今年2月之后,港股持续调整,但各路资金却源源不断流入进行抄底。3月以来,港股呈现回暖迹象。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9日,南向资金2月以来净流入额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其间,多只港股ETF的份额也持续增长。其中,在以港股为主要投向的60多只ETF中,近六成获得资金净流入,5只产品2月以来份额增长超过50亿份。
【证券时报】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基础
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稳固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支持力度,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长基本匹配,巩固拓展经济向好的势头,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4月20日,人民银行举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并对信贷数据与物价背离、部分银行调整存款利率等近期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方星海:中国资本市场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昨日在参加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推出并落实各项开放举措,走好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发展之路,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方星海指出,近年来,证监会以高水平开放为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添动力。
●工信部将推动6G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
4月2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将加快技术产业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研发力度。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表示,今年以来,工信部积极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复工复产,强化助企纾困,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证券日报】
●LPR连续8个月“原地踏步”二季度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仍有望保持低位
4月20日,最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两个品种报价均维持前值,至此LPR已经连续8个月“原地踏步”。本月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日前央行在开展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时利率维持不变,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当月LPR也将保持不变。
●年内20地更新上市企业名册近百家公司募资逾千亿元
近日,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政策》)指出,上海市将加快形成与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建设,加快吸引企业入库,有效推动一批“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加快促进域内企业上市步伐。
●无线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多家上市公司放眼6G时代
6G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日前,记者从三大运营商方面了解到,各公司均在加快6G技术研发,推动商业化落地。从市场规模来看,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ResearchFuture预计,2040年全球6G市场规模超过3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