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一、经济预期上修,“中特估”需提升关注度1、市场对经济的定价有望上修。3月以来,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定价有些过低,甚至偏向“弱衰退”的趋势:一方面对经济利空因素更为敏锐,而对更多的向好的经济数据反应钝化。但随着本周社融、出口连续超预期,阶段性市场或迎来对经济预期的上修窗口。
2、一季报业绩集中披露窗口,阶段性市场风险偏好更加落地,并倾向于给予景气的边际变化以更高的权重。参考历史经验,二季度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将显著提升,其中4月更是全年中业绩对股价表现解释力最强的月份。
——因此在当前的市场中,一方面是对经济数据带来的预期差修正,另一方面是市场本身在当前这个阶段对于基本面、景气边际变化的关注,均有望推动阶段性的复苏交易,尤其在“中特估”、“一带一路”带来的估值弹性加持下,应当予以重视。
二、“数字经济”内部轮动中:高山高了,仍有洼地——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数字经济”是内部“五朵金花”(信创、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半导体、运营商)的轮动和切换,虽然阶段性会有局部“过热”,但依然可以找到有相对性价比的方向。因此在“数字经济”中,我们不仅要判断大的产业趋势和主线方向,更有意义的是做好板块内部的择时轮动以及细分行业比较。去年11月我们将【信创】放在核心推荐,至今年2月【AI】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方向,3月下旬起我们则将【半导体】列为首推。
——并且,“数字经济”不仅仅只有产业趋势与宏大叙事,业绩线索同样重要。
如近期光模板、半导体制造、半导体设备等细分方向涨幅居前,核心正在于其业绩预期出现了明显的边际变化,业绩上修的个股占比明显提升,在“数字经济”的大β中呈现出自身的结构性α。
——而中长期,尽管当前“数字经济”内部出现局部“过热”,但只要产业趋势不发生重大转变、经济与政策不出现重大超预期变化,那么广义拥挤度和仓位水平就是我们判断后续行情时间与空间的重要依据:1)从我们独家构建的【广义拥挤度】视角,数字经济尚处于底部区域:参考历史经验,广义拥挤度处于抬升趋势时,短期的情绪过热更多通过震荡、扩散来消化,往往不会造成行情的终结或系统性调整。2)从行情级别、产业趋势上,过去10年两轮行情可以提供参考与借鉴。计算机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板块,过去10年出现过两轮大级别的加仓周期。本轮计算机行情从信创开启演绎,在“数字中国”的政策加持以及全球新一轮创新周期共振下,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从信创向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乃至传媒、运营商等全TMT板块轮动共振,从行情级别和空间上应当超过2018~19年。同时从公募持仓看,目前计算机仍在低位,去年四季度仅有4.27%。即便考虑一季度的加仓,仍较过去两轮行情有较大加仓空间。因此,中长期“数字经济”主线仍将延续。
三、轮动向何方:聚焦“信运半”+“中特估”。1)“数字经济”五朵金花、60大细分行业内部轮动,当前关注信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国资云、操作系统)、运营商、半导体;2)“中特估”:能源链、“一带一路”、运营商;3)关注业绩确定性强且拥挤度低的方向:出行链+创新药。
风险提示: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