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启行成立于2019年2月,专注于研发和应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聚焦乘用车和轻卡两大业务板块。公司提出了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并自研深度学习推理引擎,持续降低功耗和成本。2023年3月22日,公司发布最新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3.0,不依赖高精地图,在导航地图范围内可实现全域点到点的高阶智驾功能。基于Driver3.0的技术框架,公司为合作车企打造了D-PRO和D-AIR两款行泊一体的智驾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消费市场。2021年9月,公司完成由阿里巴巴领投的3亿美元B轮融资。
我们就近日与公司管理层的电话会交流,结合公司介绍汇总为十问十答。
Q1: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哪些方面?公司认为:
1)团队:雄厚科研+产业背景,打造智能驾驶专业团队。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在机器人、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覆盖自动驾驶技术的各个模块。公司CEO周光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并在德克萨斯大学取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曾获第二届大疆创新开发者大赛的冠军,创业前是百度美研团队的首批成员,在业内率先提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公司核心技术团队相关研究论文多次入选全球顶级学术会议CVPR、ICCV等。
2)技术:Mapfree系统架构+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自研推理引擎,助力高阶智驾方案降本增效,打破量产壁垒。元戎启行推出不依赖高精地图的Mapfree技术架构,克服了高精地图鲜度低、维护成本高、覆盖区域小等局限性。在感知方面,公司提出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技术,可精准感知车辆周围200米外的物体,帮助固态激光雷达突破性能限制,提升感知精确度。元戎启行的感知算法在全球权威自动驾驶数据集KITTI和SemanticKITTI的多个榜单上获得第一。在推理方面,公司推出深度学习推理引擎DeepRoute-Engine,通过优化计算资源,使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在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平台上运行,解除了智能驾驶系统对高算力芯片的依赖,解决智能驾驶技术量产的“卡脖子”问题。在规划决策方面,公司应用博弈论解决交互问题,使车辆可在复杂交通场景中规划出最优的运动轨迹,主动做出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驾驶决策。
3)产品:Driver3.0不依赖高精地图,突破使用区域限制,打造差异化智驾产品。2023年3月22日,公司发布最新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3.0,该技术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也不受使用区域限制、可以在全域范围内实现点到点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基于Driver3.0,公司推出D-PRO和D-AIR两款行泊一体智驾产品。其中D-PRO成本约1.4万元人民币,算力需求200+TOPS,支持基于导航地图的点到点的高阶智能驾驶,能进行全域自主决策规划,并具有高级记忆泊车和辅助泊车等功能。D-AIR定位高性价比产品,成本约7000元人民币,算力需求80TOPS,具备ACC、LCC、AEB、辅助泊车、自主路口通行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并支持通过OTA升级至高阶版本。
4)落地:发力乘用车+轻卡业务,车队规模与路测里程持续拓展。2021年4月,公司成为深圳首家获得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许可的企业,并于同年7月正式向公众开放Robotaxi,在深圳福田CBD城区提供出行服务。2022年6月,公司与德邦快递合作,推出全国首个成功落地的自动驾驶轻卡商业化项目。2022年8月,公司全无人自动驾驶前装车辆进行道路测试。截至2023年初,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和商业化落地试点,车队数量接近200辆,累计路测里程已超1000万公里。
Q2:公司三代智能驾驶系统有何差异?
DeepRouteDriver1.0:第一代系统依赖高精度地图,成本为25万元人民币,车顶盒上配备3颗机械式激光雷达和多颗摄像头,能够实现L4级自动驾驶,但需在高精地图覆盖区域内运行。
DeepRouteDriver2.0:第二代系统于2021年12月发布,是业内首个可量产的成本低于1万美元的L4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该方案通过去除车顶体积较大的传感器套件,采用嵌入车顶和车体四周内部的传感器硬件方案,更符合车规级,面向前装量产,同时搭载了车规级的英伟达Orin芯片或国产芯片。该方案需要高精地图,并将机械式激光雷达更换为半固态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全无人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
DeepRouteDriver3.0:第三代系统于2023年3月发布,采用单颗固态激光雷达(可选)+摄像头的传感器方案,域控制器方面仍使用英伟达Orin或国产芯片,但总成本降至1000-2000美元。该方案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只需配合导航级别地图,支持实现从L2到L4/L5的自动驾驶,无行驶区域限制。
Q3:公司如何看待智能驾驶领域“去高精地图”的趋势?公司认为:
当前高精地图仍存在诸多问题:1)成本较高,开发地图的费用动辄上亿元人民币,每年每车还需支付数百元的图商授权费。2)数据鲜度对自动驾驶的影响极高。如果自动驾驶算法完全依赖高精地图,则对道路上的额外矢量信息、三维信息以及红绿灯位置非常敏感。中国基建速度非常快,但高精地图以季度为更新周期,这既存在成本考量,也涉及数据安全和人工标注的时间周期问题,也给自动驾驶带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