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拆上市的核心诉求是为其产业扩张提供路径与工具上的支持,主要有四方面意义:第一,为子公司获取资金和资源,降低融资难度;第二,提高业务集中度,改善公司治理,实现股权激励;第三,改善财务情况,帮助子公司价值发现;第四,满足国企改革的资产重组需求,助力国企上市公司估值重塑。此外,“分拆上市”轮投资也是一级市场投资的不错选择。
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下称“分拆新规”),此后A股公司分拆上市持续活跃。截至2023年3月,已有21家上市公司完成分拆上市。这些公司平均为上市前的投资者创造了年化近50%的收益。同时,目前还有逾百家A股公司发布了分拆上市公告,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多属于新能源、半导体、电子、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热门赛道。伴随着A股市场中多元化经营的公司逐渐增多、市场交易和监管环境逐步成熟,分拆上市成为资源配置、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未来相关案例将继续增加。因此,“分拆上市”成为当前众多上市公司和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
一、A股公司分拆上市的监管框架及历史沿革
分拆上市指的是上市公司将部分资产或业务,以控股子公司的形式独立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在国际上常被多元化公司用于提升主业集中度、运营效率及估值。
在国内,A股境内分拆上市长期处于政策空白地带,直至2019年12月分拆新规发布,正式填补了制度空白,标志着A股境内分拆上市通道正式开启。2022年1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试行)》,整合了境内外分拆上市规则,统一和完善了境内外监管要求。梳理A股公司分拆上市的历史,分拆上市监管框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4年):“A拆境外”的探索期
尽管分拆上市在海外较为常见,但在这一阶段,我国对于分拆上市的监管探索仍然处于初期。在无成文规定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同仁堂分拆同仁堂科技上市,是A股上市公司对这一模式的首次探索。
2.第二阶段(2004年至2010年):“A拆境外”规则成型,但实践较少
2004年7月2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境内上市公司所属企业到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67号文”),正式允许A股上市公司分拆其所属企业至境外上市,67号文也成为A股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第一份正式监管文件。但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践案例较少。
3.第三阶段(2010年至2019年):“A拆A”在窗口指导下谨慎实践
在67号文的基础上,证监会以窗口指导的形式通过了A股首家“A拆A”的案例——中兴通讯分拆国民技术。2010年3月,在创业板监管业务情况沟通会上,首次提出符合六个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可以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但可能是出于对投资者教育、市场理性程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的担忧,而且对相关潜在风险进行监管的难度仍然较大,在这一时期,监管部门对“A拆A”持较为审慎的态度。但这一时期“A拆H”的实践增多,共有9家A股上市公司分拆控股子公司至港交所上市。
4.第四阶段(2019年至今):市场环境基本成熟,监管框架基本成型
2019年3月,《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中明确提出符合规定的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2019年12月发布的分拆新规允许A股公司进行“A拆A分拆上市”,同时也对能进行分拆上市的公司设立了明确的法规门槛,也对在分拆上市的过程中交易的正当性、必要性、独立性等作出要求。同时,伴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渐设立,科创板和创业板也为具有战略性新兴属性的子公司提供更为友好的融资环境,使分拆上市成为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路径与工具。
二、“分拆上市”的意义——助力上市公司产业扩张的最优解
分拆上市完成后,子公司仍为母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但由于成为了公众公司,其势必在独立经营、信息披露、股权结构等方面较分拆之前有明显变化。
梳理已有的A股分拆上市案例,我们认为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拆上市的核心诉求是为其产业扩张提供路径与工具上的支持。具体来看,主要有四方面意义:
1.为子公司获取资金和资源,降低融资难度
从上市前后时间线来区分,分拆上市有可能在前序(一级市场)、后续(二级市场)等多个环节帮助子公司融资。其中最为直接的变化是,分拆上市使子公司作为独立实体在A股市场进行融资,而上市后子公司接触的投资者数量更多且种类更丰富,使公司本身成为重要的融资平台。此外,当分拆上市提上日程,也将同步增加公司对前序投资者的吸引力。
分拆上市提升前序投资意愿,给子公司引入资金和资源。对一级投资者而言,企业进入二级市场获得公允的估值和较高的流动性,意味着投资成功率的大大提升和退出难度的大幅降低。因此,在母公司披露分拆上市的计划后,在上市前子公司在一级市场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
此外,在资产重组及上市过程中,上市公司往往能引入战略投资者,而战略投资者除了带来相对较为长期的资金、改善公司杠杆率、补充可用资金,往往还能带来协同效应,提供相关行业或垂直领域的产业资源。因此,在“上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