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①中特重估有三大可能发力方向,经营持续性、科技成长性、高分红。②方向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领域,部分国企有独特性,经营持续性更强。③方向二:举国体制支持的部分科技领域,部分国企需担当链长带头发展的职责。④方向三:部分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国企可以加大分红比例。
特色估值方向一:经营持续性。国企的经营持续性存在重估空间,背后源于国企在维护国家稳定中具有特殊地位。18年以来民企ROE波动显著加剧但国企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市场对国企在特殊背景下的稳定经营能力定价可能尚不充分,国企的盈利韧性存在较大的重估空间。国企这一特点源于国家安全重要性上升的背景下国企的天然优势,若从DCF绝对估值模型出发,央国企的盈利韧性对应着企业的永续经营价值,应将永续经营的价值纳入央国企的企业价值中。涉及粮食、能源、军工等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领域,国企或凭借其独特性受益。我们用18年以来各行业不同属性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标准差的中值衡量其波动率,可以发现石油石化(国企盈利波动率中位数较非国企企业低3.3个百分点,下同)、国防军工(3.2个百分点)、公用事业(2.4个百分点)等安全领域中国企具有更高的盈利韧性。随着国企在国家安全中的效能逐渐凸显,市场或对安全领域例如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和公用事业等板块尤其是安全国企成分的盈利能力重构估值。
特色估值方向二:科技成长性。全新型举国体制支持下,科技领域成长性加大。在此背景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市场主体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其研发进度与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市场对于其成长性的定价。对于国央企而言,其有望立足于自身规模和资源优势,支撑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成长确定性或将进一步得到强化。政策端对于央国企科技创新和价值创造的要求不断深化,资源配置端国有企业具备更高的调配资源能力,04年以来国企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效率中值已经超过了民企,未来国企或进一步发挥在资源整合和配置中的优势。未来重点科技产业中部分国央企需担当链长带头发展职责,或迎来估值重构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与人工智能、核心电子(半导体)等领域相关产业有望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举国体制支持下相关领域科研经费或持续增长,把握核心科技的发展任务要求央国企发挥主导作用,以“链长”的职责带科技核心产业取得突破。
特色估值方向三:高分红。国企改革对国企现金流提出更高要求,将提高国企分红能力。2023年国资委会议重点强调了央国企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将营业现金比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业绩稳定和充足的现金流正是企业能够持续进行高分红的基础。政策对国企分红的鼓励和国企考核体系中对ROE的要求将提升企业分红意愿。一方面,政策层面鼓励上市国企分红,提高国企分红意愿,另一方面,分红有助于国企稳定ROE水平,符合国资委考核体系的要求。部分盈利稳定、现金流充裕的国企可能加大分红比例,推动估值向上。交通运输、煤炭、公用事业、建筑材料等成熟行业的国企以及具备资源优势和现金流较为充裕的国企具备较高分红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国企分红比例上升,优化股东回报,最终推动估值向上。
风险提示:中国特色企业的评价方向与市场认知在偏差;评价方向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