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证监会: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
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4月10日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上市仪式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重要里程碑。
●带着大项目来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全球跨国公司高管密集访沪觅商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高管都是带着项目前来洽商,一系列投资项目正加紧落地。近期,为巩固外贸外资回稳向好势头,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上海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全面发力。
●今年以来回购增持频次多金额大合计涉及金额超800亿元
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回购、重要股东增持案例频出,合计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对于增持、回购的原因,多家公司提及,主要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增强投资者信心。当然,也有不少公司是因为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而采取增持、回购。
【证券时报】
●资本市场重要里程碑!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正式上市
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在致辞中表示,这次上市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表明,注册制改革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影响深远。
●为上下游企业牵线赋能投资机构“忙到飞起”
今年一季度,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机构各个部门都忙到飞起,出差看项目、内部组织活动、外地去募资,“动起来”成为春节以来各个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机构主旋律,有人民币基金募资负责人一个月走过30个城市,还有企业风险投资(CVC)机构投资人出差机票报销猛增10倍。
●大行总资产增速在狂飙净息差一路踩点刹
资产大幅扩表的原因,主要缘于贷款投放和金融投资的驱动;负债端则是因为存款增长迅猛,尤其是个人存款增幅创出新高。对于如何把控住2023年息差收窄的速度,不少银行业高管强调,在资产端要进行结构调整,提升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占比,压缩收入比较低的资产;负债端则要继续压降付息成本。
【证券日报】
●主板首批10家注册制企业首秀股价平均涨幅逾96%
4月10日上午,伴随着倒计时结束,全面注册制下主板第一声钟声响起,首批10家企业正式上市交易。截至当日收盘,10家企业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范围为47.92%至221.55%,平均涨幅高达96.52%。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此次上市仪式的举行,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再降证券公司转融通业务成本中证金融下调保证金比例
此次中证金融将转融通保证金比例档次由两档调整为三档,其中,资信优质的公司,保证金比例由20%下调至5%;资信良好的公司,由20%下调至10%;其余公司由25%下调至15%。以2023年4月7日转融通、做市借券负债余额测算,保证金比例下调后,应缴保证金(含资金和证券)合计减少301亿元,降幅达65%。
●特斯拉在华布局提速:储能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低价电动车呼之欲出
特斯拉相关负责人表示,储能超级工厂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初期规划年产电池可达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产品提供范围覆盖全球市场。4月10日,碳酸锂价格跌3000元报收于20.7万元/吨,创逾1年新低。结合此前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对于特斯拉调价“坚持以成本定价”的说法,业内普遍预测特斯拉或将于近期酝酿新一轮降价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