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4月8日正式卸任。
7日,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任内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78岁的黑田回顾了他的十年任期,从对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回忆,到对他的继任者和多年的朋友植田和男的希望。黑田对没有实现2%的通胀目标表示遗憾,但称“距离实现2%稳定目标的时间现在越来越近了”。
此前,外媒就“黑田东彦是成功还是失败”对经济学家们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6%的经济学家认为他成功了,另外44%的经济学家则认为他失败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KennethRogoff)表示,黑田会被外界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央行行长,他一直都很有创新精神。在他的领导下,日本央行强行采用了各种或多或少能够提高通胀预期的方法,但直到最近,仍都没有成功。
自认激进宽松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
经济学家植田和男9日接替黑田东彦出任日本央行行长。
在黑田东彦之前,日本央行对抗通货紧缩的努力被广泛认为是“软弱无力”和“落后于形势”的,直到他的非常规量化宽松政策改变了这一点。
2013年3月,黑田东彦接任福井俊彦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后,宣布“在两年内将货币基础翻一番,实现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并亲自启动了被称之为“超常规”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
黑田东彦并非第一个试图通过货币宽松政策影响公众预期的日本央行行长。2003年~2008年担任行长的福井俊彦经常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以“表明日本央行战胜通货紧缩的决心”,并“对公众预期施加更大的影响”。但黑田东彦更进一步,将政策与2%的通胀目标捆绑在一起,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设定了两年的时间框架。
2015年,他用彼得·潘的童话故事解释说,为了抬升通胀,日本央行需要让公众相信其大规模刺激的货币魔力。“我相信你们中的许多人都熟悉彼得·潘的故事,里面说,当你怀疑自己是否能飞的那一刻,你就永远无法飞了。”他称,“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态度和信念。”在当年的另一次演讲中,他还比喻称,就像一艘试图远离地球引力的航天器一样,日本需要“巨大的速度”来结束通货紧缩。
但两年后,他未能兑现他的公开承诺。
这使得日本央行于2016年进一步将量化宽松的脚踏板踩到底,推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通过无上限地购债,压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希望通过将长期利率限制在零左右,并耐心地使经济通货再膨胀,最终令通胀水平回升。
即便如此,在其任期的大部分时间内,日本通胀目标仍未达成,直到其任期最后一年左右,乌克兰危机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输入性通胀才令日本通胀攀升至2.3%。不过,日本央行认为这种成本推升型通胀有别于其追求的需求扩张型通胀。
不过,在7日的演讲中,黑田东彦认为他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称:“日本民众长达15年、根深蒂固的通货紧缩观念,正在开始改变,那种观念使得民众预期物价和工资不会上涨,但这种看法或规范正在开始改变。因此,我认为稳定地、可持续地实现日本央行2%通胀目标的时机已经临近。”
将货币政策正常化任务留给继任者
虽然黑田东彦确实助推日本通胀靠近2%目标位,但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遭到很多质疑。
一些分析师怀疑日本央行是否应该继续严重依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压低长期债券收益率的策略也被证明不是经济的灵丹妙药。日本央行委员会前成员木内登英(TakahideKiuchi)称:“在黑田东彦时代,日本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日本央行未能改变公众预期,这引发了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许多质疑。”
最为市场诟病的还是黑田主导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和对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据外媒统计,为了实施一系列非常规货币刺激措施,日本央行总共花费了11.7万亿美元,使得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大了好几倍。同时,日本央行数据显示,自黑田东彦十年前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日本央行已购买了465万亿日元(约合3.55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债券。这显著压低长债收益率并加剧了主权债市场的扭曲。
不论外界评价如何,黑田东彦在任期内未能完成退出非传统货币政策的任务,这项任务现将落在他的继任者植田和男身上。在讲话中,黑田东彦表示,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在不颠覆银行体系的情况下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市场分析认为,与他这十年相比,黑田东彦在最后一次记者会上已经变得不那么“鸽派”,外界预期植田和男继任后会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植田和男此前也曾表示,日本央行存在改变超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只是时间点的问题而已。
黑田东彦此次表示,在以短期利率为目标的传统货币政策下,管理通胀预期可能比在非常规政策下更困难。在非常规策略下,央行可以通过资产购买直接控制长期利率,而不是寻求通过前瞻性指导来压低长期利率。但他同时表示,日本央行必须积累专业知识,使非常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
在市场人士看来,植田和男的首要任务将是改变YCC政策,遏制债市投机者。植田和男上任后的第一次日本央行政策会议将于4月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