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全球大类资产表现排序为权益市场领先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权益市场方面,2023年3月份全球股市多数上涨。债券市场方面,2023年3月欧美地区长期债券收益率明显下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4BP至3.48%,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4.89BP至2.8528%。大宗商品方面,2023年3月大宗商品价格表现不一,原油价格下跌,黄金价格大涨,工业金属价格小幅反弹。
2023年二季度,我们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如下:
股票市场主要思路:4月份市场将迎来公司财报的密集披露和业绩预期修正,上市公司基本面将成为市场的首要关注点。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倾向于慢复苏,大宗商品价格预计仍将回落,传统顺周期行业盈利增速弹性不大,周期属性弱、成长属性较强的医药、消费或机会更大。目前医药行业估值已进入历史底部区间,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医疗需求将逐渐恢复正常并且长期持续增长。随着气候回暖进入旅游旺季,出行需求增加,服务业景气度大幅升高,交通运输、消费者服务等行业存在股价修复空间。新能源相关行业有望在二季度迎来中级反弹机会,2月份新能源车销售增速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较1月大幅回升,动力电池产量及装车量明显上升。
债券市场主要思路:债市投资策略以票息为主。3月份国内PMI数据仍处于扩张区间,非制造业修复速度较快,国内宽信用效果体现。国内经济延续企稳回升态势,经济复苏会对长端利率带来上行压力。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不及预期,可能会使市场下修经济复苏斜率,利率上行幅度也较为有限,曲线形态变动不大。资金面持续收紧的风险小,而在经历了一季度非常快的信贷节奏后,预计二季度信贷节奏将会边际放缓,因而流动性分层度过季末有望快速缓解。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在于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是否会超预期增长,如果按揭贷款同比持续改善,这对债市不友好。
大宗商品市场主要思路:2023年3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多下跌,截至2023年3月底,南华综合指数较2023年2月底下跌1.58%。IMF预计90%的发达经济体今年增长将放缓,原因是货币政策收紧导致需求承压。伴随供给端的国际冲突问题热点转化,全球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和风险仍较大,建议审慎配置。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全球通胀问题持续、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