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提示投资风险
时间:2023-04-06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年初以来,A股人工智能板块备受市场追捧,相关个股市场表现与公司基本面严重背离。4月4日,北京某资深私募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人工智能题材炒作不会就此结束,但是第一个周期已经结束了,以后滥竽充数的公司将被淘汰,真正有价值的公司才会穿越周期。此前一周,上海一位拥有20余年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道出了类似的观点。

不仅如此,在恒生电子4月4日举行的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刘曙峰更是直言:“最近AI非常热,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冷静,目前公司还没有可以讲的东西,建议大家降降温好吧。”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公募基金开始向AI领域调仓换股的同时,多家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纷纷发布澄清公告并提示投资风险。业内专家表示,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投资者要谨防概念炒作,人工智能潜藏的科技伦理风险也可能引发严厉监管。

市场分歧加大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的崛起,包括AIGC(即AIGenerated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ChatGPT等人工智能相关概念股受到市场追捧,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核心投资主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人工智能指数及AIGC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60.56%和64.77%。个股方面,人工智能板块内66只个股中,有62只年内累计涨幅超过10%,占比达94%,十多只个股年初以来已实现股价涨幅翻番,海天瑞声累计涨幅超过300%,寒武纪、云从科技、昆仑万维、三六零累计涨幅超过200%。

除了人工智能概念股,相关ETF的表现也颇为亮眼。Wind数据显示,包括AI人工智能ETF(512930)、人工智能AIETF(515070)、人工智能ETF等(159819)等多只人工智能相关ETF产品年初至今的涨幅均已超过47%。

资金层面,Wind人工智能指数的成交额今年以来大幅飙涨,以4月3日为基准日期,今年以来的月均成交额达1.5万亿左右,远超出往年同期。

4月3日晚间,公募基金披露最新净值,其中不少基金产品的净值已开始大幅偏离估算净值,仅4月3日一个交易日,就有16只产品单日净值涨幅超过7%。其中不少基金调仓的目标直指AI概念股。

不过,人工智能板块已出现分化信号。4月4日,包括AIGC、ChatGPT、人工智能等人工智能相关概念指数小幅下跌,但板块内概念股呈现分化态势,罗普特、博彦科技、通达创智等个股涨停,中文在线、蓝色光标、万兴科技等多只个股跌超5%。

“上周部分个股资金出逃迹象明显,这一趋势在本周进一步得到强化”,前述北京资深私募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任何题材的炒作都是有周期的,无非就是风口的深度与广度不同,也就是时间与空间。人工智能板块指数(BK0800)从2023年1月30日的1047.34点(开盘)开始到4月4日的1313.53点(收盘),中间持续了两个多月、经历了三个小周期。炒作的内容从开始的声音交互,到算力,数据确权,算力芯片,通讯传输,市场从虚到实,从研发端到应用端完完整整的炒作了一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周期。

他认为,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会一直延续,但是第一大周期的行情即将结束,调整过后,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将会迎来第二周期的持续行情。概念炒完了,后续支撑股价的将是行业地位,业绩兑现。下一个周期就是潮水退去,淘汰那些裸泳的人。

部分公司涉嫌“蹭热点”

4月4日,在恒生电子2022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管理层频频被问及AI大模型相关情况。恒生电子董事长刘曙峰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基于大模型的产品和案例,考虑到大模型在私有化部署、可拆分性、可迁移性等方面都有待验证,预计该技术应用将面临诸多限制。“最近AI非常热,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冷静,目前公司还没有可以讲的东西,建议大家降降温好吧。”刘曙峰说。

此前,同花顺董事长、总经理易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作为前沿科技的探索研发,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智能项目的研发存在失败的风险。目前公司人工智能产生的收入较少,对公司业绩影响十分有限。3月27日—4月4日,同花顺在7个交易日里股价累计上涨30.62%,同期板块涨幅4.76%,大盘涨幅1.94%。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证e互动和互动易等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人工智能、AIGC、ChatGPT等已成为焦点关键词,搜索结果有上万条。投资者纷纷向上市公司提问是否有相关业务布局,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透露相关动向。值得注意的是,一些2022年业绩亏损的上市公司也因搭上了人工智能概念实现股价大涨。如汉王科技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36亿元,同比大降350.63%,但公司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实现翻番。

“这些概念股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上到底有多少积累还很难说,发布消息‘蹭热点’的嫌疑较大”,一位担任多家A股公司独董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投资者互动平台的回复内容来看,部分公司说得非常含糊,主动贴上人工智能概念的意图非常明显,不排除其中存在违规行为。

某A股公司财务总监则告诉记者,他对一家科技股研究跟踪了一年时间,从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