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巴士即将左转。这时,智慧的巴士“自己”打了变道灯后自动减速,变道至最左侧车道,继续直行。这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901智能网联巴士线路上的一幕。
负责运营的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品宣经理寇天昊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线路正处内测阶段,预计4月底、5月初向公众开放。届时,容东片区的7万多返迁居民和北京疏解人员、雄安建设者将用上“自动驾驶”巴士。
许多新老雄安人表示,如今,容东片区建设越发成熟,启动区建设如火如荼,许多地方未见的新场景、难见的大场面、未投用的新应用,雄安也能体验了。
走马六岁雄安,看见日新月异、如火如荼。从建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的雄安高铁站出来,站城一体的城市新门户、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承接疏解的一站式商务综合体、数字城市的智慧大脑、家门口的大医院、未来之城的样板间、蓝绿交织的诗意栖居……一个个大场面铺陈开来,投射着“未来城”热火朝天的现在和璀璨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雄安场景”扑面而来。
高铁站:产城融合的城市门户
高架之上,是高铁站。高架之下,是畅通无阻的地面交通。
随着高铁在京雄城际铁路上的速度逐渐放缓,雄安站到了!从到达层乘坐下行扶梯缓缓至地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根十余米高的高架支柱,出租车从高架下的道路疾驶而来。
雄安高铁站为桥式站,采用站城一体化设计。雄安站的站内功能空间与东西两侧城市通过地面城市通廊和城轨地下空间进行连通和融合,可以打破车站对城市功能的割裂。
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节点的雄安高铁站,同时也是提供城市服务功能、带动城市集聚发展的城市门户。
以雄安站为核心,在高铁站四角的片区内,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能建等央企和国企的工程塔吊正逐步显现出这一枢纽片区站城、产城、绿城融合发展的雏形。
时下,在雄安高铁站西南侧相距150米的地方,中国交建旗下的未来科创城建设正酣。这是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涵盖产业办公、配套住宅、商业开发等七方面服务,致力于为雄安集中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支撑。
在中交未来科创城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着关于中交未来科创城的项目细节与进展:“标记红色小旗的建筑物已经封顶,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标记黄色小旗的区域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蓝色小旗标记的区域意味着已进入土护降和地下结构施工阶段。”
在沙盘模型中,除了建筑物,多个开放式小公园分布在项目各个板块,前后衔接,宛如一条绿带。“住户无论是出办公楼还是小区,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走进公园。”中交雄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3月18日,在雄安智慧交通国际论坛暨中交未来科创城产业发展大会上,86家创新型企业现场签约。这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签约,包含了基础设施、数字科技、网络通信等板块,将形成链条完整、生态丰富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雄安新区加速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
容东片区:以新老雄安人为中心
从雄安高铁站一路向西,充满现代气息的容东片区令人耳目一新。
在机动车道上,不时可以看到车身红灰色相间的巴士,电子屏幕上显示着“901智能巴士”的字样,车身小巧。
走进车内,记者注意到,车头没有方向盘和驾驶室,只见第一排座位上坐着一位安全员,在他面前有一个操作手柄、一块显示屏及几个按钮。“目前是内部测试阶段,我们只在智能网联巴士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才会对它进行干预,其他时候都是它自己开车。”安全员介绍。
寇天昊表示,目前容东片区有7辆车在开展901线路(定安站至南文营站)的内部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超过4万公里,累计测试时长达3000小时。他说:“线路除了传统的公交车站台,还设置了3个预约站,可满足离公交站点较远人群的乘车需求。”
在容东片区,看似寻常的空调,也蕴含着高科技。
在容东片区安居工程配套供热(冷)工程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一项由上市公司达实智能在雄安的全资子公司负责的技术可以通过优化能源站控制模型,提供更为精准的节能控制系统服务。“升级版的节能控制技术在雄安的应用属于全国首发。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帮助能源站节约30%的综合能耗。”雄安达实智慧科技公司总经理蔡祥龙说。
2022年,容东片区基本建成,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已进入稳定开发期,35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已达4100多万平方米,7批次近12万名群众住上了新房。
同时,征迁群众的子女教育相关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相继到位。数据显示,容东、容西、雄东3个新建片区目前开办了29所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等教育阶段的需求,步行耗时均在15分钟以内。
“在社区文化站和老年驿站,居民早上可以打太极,下午能一块儿唱歌、下棋、打麻将,晚上还可以跳跳舞。”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乡亲逐渐融入容东片区的生活。
与此同时,干事创业的新雄安人也渐渐在容东片区拥有了安定的“大本营”。
2022年底,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