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经济发展热点多部委"剧透"系列举措
时间:2023-03-2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于3月25至2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走势、支持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绿色低碳转型等热点话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刘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分别“剧透”各自部门接下来的相关举措。

郑栅洁:

持续扩大国内需求

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郑栅洁表示,新时代的十年,中国经济经受住了重重的风险挑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走势稳中有进,整体向好。

他说,从当前形势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增长动力不断增强。从供给看,稳健提升,农业保持平稳,工业增长加快,服务业强势复苏,住宿和餐饮同比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3%。从需求看,稳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5%,前期受抑制的服务消费需求复苏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5.5%。在内需加快恢复的同时,出口克服了重重困难,增长了0.9%。从信心看,稳定增强,2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创近年来的新高,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郑栅洁表示,今年我国将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创新完善宏观调控方面,他强调,我国将持续扩大国内需求,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的投资,有力有序地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的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健康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他表示,要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刘昆:

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

摆在优先位置

刘昆表示,中国的创新和研发投入还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通道中,财政部将继续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优先位置。

对于如何支持科技创新,刘昆表示,财政部将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管理效能,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落实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刘昆提到,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加力”主要从财政支出强度、专项债投资拉动、推动财力下沉三方面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提效”主要从完善税费优惠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等政策协调配合三方面提升政策效能。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全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8.7%下降到15.1%。2022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力度为近年来最大。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措施,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特困行业的支持,让市场主体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发展动力。”刘昆说。

对于其他方面的政策部署,刘昆表示,将加强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着力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下功夫,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和带动全社会投资。此外,还将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刘昆还表示,今年进一步增加了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力度,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同时,还将重点保障民生支出。

金壮龙: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金壮龙表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金壮龙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全球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格局,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伸和拓展,带动各国产业扩大交流合作,为世界带来了经济繁荣和财富增长。

金壮龙说,中国始终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基本构建了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体系,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品种丰富、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增进了人民福祉。

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货物贸易出口国际市场份额接近15%。

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也为外资企业提供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