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系统与智能终端“强强联合”、科技大厂跨界赋能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与智能手机产业互利共赢……越来越多的高端产业显现出加快融合创新的趋势,由此带来的创新领域、创新方式和创新模式的深刻调整,正在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变效应。
智能终端直连北斗卫星
按住手表10点钟方向的按钮3秒钟,显示屏自动跳出北斗卫星消息选项,随后手表提示向左或向右转寻找卫星,全程不到一分钟即可发送求助消息,其中包含求助人、所在经纬度位置两大关键信息,并附带地图精准定位……
这是记者亲身体验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表时的场景。3月23日,华为在上海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P60系列、MateX3和智能手表WATCHUltimate非凡大师。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环境下,这些智能终端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和接收消息,实现求助方与施救方的双向联络。
与2022年华为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Mate50系列相比,此次北斗卫星消息的应用从功能到产品都有了升级。据华为终端业务首席运营官何刚介绍,在此次发布的新品中,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应用范围从手机拓展到了手表,而且将此前的单向发送北斗卫星消息,升级成既能发送又能接收的双向通信。
这是智能终端产业与北斗产业又一次“强强联手”。
自2020年建成开通以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运行连续稳定可靠,持续提供功能强大的卫星导航服务。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4.7万多艘船舶、4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应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北斗自动驾驶系统农机超过10万台;2587处水库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水文监测,650处变形滑坡体设置了北斗监测站点;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已突破500万辆,覆盖全国450余座城市;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在8个城市成功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普及,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已实现主用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约4700亿元;截至今年1月,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15亿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1700亿次,服务覆盖全球超230个国家和地区。
短报文是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能力之一。据2022年11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介绍,北斗系统是世界上首个具备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1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特定用户提供全球随遇接入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560比特(40个汉字)。北斗系统还是世界上首个面向授权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通过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最大单次报文长度14000比特(1000个汉字),具备文字、图片、语音等传输能力。
作为智能终端产业头部企业,华为率先将北斗系统的特色服务能力嵌入智能终端产品,进一步扩展了北斗系统的应用范围。在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北斗卫星消息有望成为国产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的标配。
高端产业“双向奔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多领域技术、产业交叉融合创新层出不穷。不仅北斗产业与智能终端产业在“强强联合”,近年来华为、小米等智能终端头部企业,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跨界赋能汽车产业,也是高端产业融合创新的亮点之一。
在3月23日举行的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终端BGCEO余承东宣布,HUAWEI问界M5和问界M5EV高阶智能驾驶版将于4月发布。“问界M5和问界M5EV的高阶智能驾驶版将带来‘史无前例’的智能驾驶体验。”余承东说,他同时宣布,HUAWEI问界全系车型升级HarmonyOS3,带来天花板级的智能座舱体验。
华为全栈技术正在深度加持汽车,不仅是在智能座舱这样的集成多种IT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兴汽车技术领域,而且是在动力系统、扭矩控制系统等传统汽车技术领域:HUAWEIDriveONE电驱平台可以给用户带来静谧舒适的驾乘感受、4秒级的零百公里加速性能,而HUAWEI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则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与舒适性。
在产业融合创新走向更深更广的典型范式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互联网产业与智能手机产业的互利共赢。在此次华为新品发布会上,华为MateX3折叠屏等新品发布。搜狐新闻、搜狐视频也现场发布了折叠屏适配版,创新一键分屏、双列刷新闻、大屏盯股市、悬停看视频四大功能。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现场分享时表示,折叠屏手机在折叠和展开的双重形态下,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和视觉感受。为了提供更好的内容、更好的用户体验,搜狐新闻和搜狐视频进行了创新升级,适配折叠屏手机端的多种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微博CEO王高飞也发布了微博适配折叠屏手机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包括“3倍”热搜、正文与评论流分屏显示、个人主页展示优化、视频放大、视频悬停在内的五大功能创新。据介绍,微博诞生之初就与手机厂商保持紧密合作,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就是微博上的手机型号“小尾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