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药谷" 追溯创新之源
时间:2023-03-24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曾经,一款新药从想法萌生到实现上市,平均需要12年,投入10亿元,但成功率却不到10%……如今,张江药谷正在改变这一效率。“我国每年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每3款就有1款源自张江。”一位在药谷工作的研发人员骄傲地说。

创新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这一切都源于1992年张江科技园开园。彼时,仅17平方公里的园区点燃了中国创新药的梦想。这里,注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上千家企业在这里筑梦。从初创时的三五人,到如今3000多人,美迪西用20年时间迎来了科创蜕变;从一间实验室起步,到全球四大研发中心落成,君实生物不断用“第一”擦亮中国创新药的“招牌”;从拎包入驻到自建产线,复旦张江扎根于此27年,见证了药谷的青涩年华与燃情岁月……

数百个一类新药在这里诞生。截至2022年11月底,张江科学城共有药物管线品种近800个,一类新药总数500个,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近40%是国际国内临床双报,逐步实现了“中国新”与“全球新”的同步。创新研发,分秒必争,据初步估算,近30年来,平均每年有超过17个创新药从张江科学城迸发。

三十年欣欣向荣,张江集聚了14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主体,全球医药10强有7家入驻张江;全球医药20强,在张江设立10家开放式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近三分之一将研发布局在张江。探寻产业高地基因密码,张江·中国药谷的醒目招牌令无数医药人心向往之。

引进来,走出去

风起于青蘋之末。1994年,浦东新区交通地名规划方案中,一个有趣的细节透露出不同寻常的信号。方案写道:“张江高科技园区,将根据中外著名科学家及一些高技术名词来命名,如‘祖冲之路’。”

很快,张衡路、蔡伦路、祖冲之路、牛顿路、高斯路、伽利略路……18条以古今中外科学家命名的道路在张江纵横交错。其中,国内外科学家各占一半,以“横中竖外”的分布特点,东西向道路以中国科学家命名,南北向道路以外国科学家命名。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之举,在当时备受瞩目,似乎也早早为如今的科学之城,播下梦想的“种子”。

说起上海张江,医药产业当属其最鲜明的标签。沿着蔡伦路前行,一座高耸的大厦迅速映入眼帘。楼宇之上“张江·中国药谷”六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传递着创新的活力与动能。

“药谷”的概念,引申自“硅谷”。1994年,罗氏制药作为第一家外资企业进驻张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在签约仪式上提出在张江建设“药谷”。赵启正说,当时美国打造旧金山“基因谷”、波士顿128号DNA路、巴尔的摩生物技术城等三大生物医药基地,张江药谷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和这些园区有所呼应,将来更要并驾齐驱。

点石成金,“药谷”鹊起。1996年,上海市政府等五方共建张江“上海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1997年,中科院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项目落地张江;1998年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CHGC)落地;1999年,在“聚焦张江”的政策引领下,上海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宣布“集中力量将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成申城技术创新的示范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和国家软件产业的创新基地”。进入新世纪,国际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蜂拥而至,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东迁张江为标志,张江进入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黄金期。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规模581.19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385.16亿元,生物医药服务业营收196.03亿元。

“我对张江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多国内外医药龙头在这里汇聚。张江药谷是引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一个地方。”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张连山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目前恒瑞医药已经在张江设有全球临床研究中心,未来恒瑞医药在张江的布局还将进一步扩大。战略层面上,公司决定将全球创新总部建在张江,目前正在抓紧建设中。

张连山笑言:“我们已经在张江尝到了‘甜头’,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提高公司知名度,这都是一个不错的投入。”

孵化器,助推器

“你需要什么条件,我们就帮你创造什么条件。”这是1996年张江园区工作人员向王海波等几位医药创业者的承诺。开放的态度和对创新的支持,让王海波果断决定扎根于此,复旦张江就此诞生。

从1996年租赁一层400平方米的实验室,到2000年建设了两幢楼,拥有了第一个光动力药物的临床生产线及员工办公区域,到2007年改造了两条产品的GMP生产线,再到2012年新建3号楼拥有公司自主中试研发车间……王海波等医药创业者用27年的专注与坚守,诉说着对张江这片创新乐土的热爱。

“拎包入驻,享受一站式服务”,是大部分创新创业者对张江的初印象。

对君实生物的研发团队而言,张江药谷在公司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扮演着孵化器、助推器的功能。“我们处于初创期时,药谷是一个具有完善服务平台的孵化器。药谷大楼为我们提供了24小时不断电的专业实验室、可租用的实验仪器,园区内步行就可找到各类服务资源,为我们在研发环节提供了很多支持和帮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也让我们这些创业者感到十分温暖。”君实生物一位研发人员说。

十年春华秋实,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