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中端手机首次搭载eSIM技术引爆市场eSIM物联网连接数量三年增幅高达780%】
据媒体报道,此前,三星旗下只有GalaxyS旗舰系列和GalaxyZ可折叠系列手机支持ESIM。而近日三星电子已经在其最新发布的中端手机GalaxyA545G中下放了eSIM特性。这意味着,GalaxyA545G成为了首款支持eSIM的中端手机。而随着首款中端机型的尝鲜落地,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三星中端机型获得eSIM卡支持。值得关注的是,除了三星,苹果手机此前已在美国销售的iPhone14中采用eSIM方案,小米等手机大厂也有在海外地区发售eSIM机型。
与传统SIM卡相比,eSIM(嵌入式SIM)核心是引入远程SIM配置(RSP)平台。同时,过去运营商掌控着SIM卡的定制和发行,而现在一些终端客户可以简化与运营商对接的流程,甚至直接找到芯片厂商。
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来看,上游主要是CA认证机构、eSIM芯片厂商和终端芯片厂商,中游包括eSIM平台供应商、电信运营商、eSIM终端和模组厂商,而下游主要是企业用户和消费者。
澄天伟业公司具有eSIM卡数据写入等数据个性化能力。随着eSIM卡的发展与大量普及,公司可以对客户提供ESIM核心的数据处理、数据写入、个性化处理服务,可以满足eSIM卡数据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恒宝股份公司eSIM卡已实现批量供货,可以为行业客户提供eSIM产品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紫光国微(国内SIM卡芯片市场中占据着高达60-70%的份额,“超级eSIM”支持从3G到5G的所有GSMA标准,以及国际最高安全等级CCEAL6+认证和国密二级认证,子公司紫光同芯多次中标eSIM晶圆采购大单);(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澄天伟业、恒宝股份、紫光国微
【华为新机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卫星互联网是横跨军民领域的万亿新赛道】
23日举行的华为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P60系列手机亮相发布。新机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业界首创超聚光夜视长焦并首发超聚光主摄,还搭载了昆仑玻璃以及HarmonyOS3.1系统。这是全球首款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无地面网络信号时,能发送也能接收到对方回复的消息。
国盛证券认为,卫星互联网是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军民领域都有巨大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不能错过的万亿产业大赛道。卫星互联网具备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以及低成本的特点;军用领域:卫星互联网在发现、定位、跟踪、瞄准、交战、评估等杀伤链环节有着巨大潜力,俄乌战场Starlink大放光彩并且“星盾”已开始服务美国防部。民用领域: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很好的解决广域空间范围内的泛在、智能、协同和高效的信息互联,已被瑞典、美国等多个国家确定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的基本框架,卫星互联网是实现空天地大互联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该机构建议关注:
中字头国企:中国卫星、中国卫通。
卫星制造发射:铖昌科技、天奥电子、亚光科技、佳缘科技、铂力特、天银机电。
地面设施:盟升电子、震有科技、星网宇达。(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中国卫星、中国卫通、铖昌科技、天奥电子、亚光科技、佳缘科技、铂力特、天银机电、盟升电子、震有科技、星网宇达
【我国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受关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面向医疗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交换与保障体系建设
长城国瑞证券表示,医疗IT行业需求端有政策催化、人民医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IT投入有望增加、“长新冠”影响未消、技术催生新商机等因素,供给端有技术变革(AI、大数据、云计算)、行业集中度提升等因素,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不断提高,长期发展可期。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医疗IT领域,特别关注具有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的企业。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
朗玛信息(300288)深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产业,为百度提供医疗健康信息内容的生产服务;
万达信息(300168)在“AI+医疗”领域拥有医疗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心血管全周期服务平台、AI医保零星报销智能受理等亮点产品。(金融界)
相关概念股:朗玛信息、万达信息
【中办国办发文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科室标准化建设。完善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备标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队伍建设。构建资源联动、统一质控、信息共享的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网络,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公